高通收購恩智浦一案確定破局後,其後續效應至今依然餘波盪漾。包括《華爾街日報》、英國《金融時報》等主流外媒均認為,此案意味著中國面對中美貿易戰,其應對策略已經發生變化,不僅監管工具成為反制美國關稅大棒的有力武器,更藉此在全球技術領域成功阻止中國科技業的競爭對手(高通)邁向轉型,這種一箭雙鵰的手法,未來或將在中美貿易戰中不斷上演。
儘管中國商務部強調該案破局與中美經貿無關,但《華爾街日報》引述知情人士的話指出,中美貿易緊張關係升級是中方在高通設定的最後期限到達時沒有批准該交易的主要原因。
破壞美企收購 好辦法
報導指出,通過有效阻止高通公司以440億美元收購荷蘭晶片製造商恩智浦半導體,中國政府可謂一箭雙鵰:既展現出在與美國的貿易交鋒中擁有關稅之外的武器,也在全球技術領域主導地位爭奪戰中限制了一個強大競爭對手的發展。
高通在尖端晶片技術領域擁有巨大優勢,而中國政府長期以來一直希望在國內發展此類技術。分析人士表示,中國遲未批准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導致這宗交易流產,這將放緩高通在新領域的擴張進程,同時有助於中國的晶片公司趕超外國競爭對手。
另外,英國《金融時報》則認為,從高通這個案例可以看出,如果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中國除了關稅報復以外,必須考慮其他報復手段,因為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商品沒有那麼多,無法以同樣的方式回應美國的關稅,而從監管入手破壞美國公司的收購會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半導體併購案 亮紅燈
換句話說,高通收購失敗預示著中國已經找到面對中美貿易戰的新策略。
根據統計,光是2015和2016年,全球半導體行業宣布的併購交易價值就超過2000億美元,其中就包括高通併購恩智浦一案。不過,CCS Insight分析師傑夫‧布拉伯(Geoff Blaber)表示,中國此次拒絕批准這項交易,將在短期內給全球半導體行業的任何大型併購交易都亮起了一個大大的紅燈。
分析人士指出,從技術上講,中國政府並沒有阻止這項交易。但中國監管機構保持沉默的做法給未來許多需經其審批的交易蒙上了長長的陰影。「中國加入全球併購監管體系,將讓這類業務的開展變得更加困難了」。(記者/梁世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