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29・旺報-綜合報導

2018-05-29・旺報-綜合報導
陸文化類節目夯 張大春、孟非PK講李白

《同一堂課》前進兩岸校園 張大春與學生遊大明湖作詩

浙江衛視製播《同一堂課》節目,邀請主持人孟非、作家張大春分別深入台灣屏東縣泰武小學與山東濟南制錦市小學,擔任為期三天的語文老師。兩人都選擇唐代詩仙李白,孟非採用旅途路線詳解李白一生,讓學生以表演方式理解詩歌;張大春則唱誦詩歌,師生同遊大明湖作七言詩。

孟非(後排左4)至屏東縣泰武小學,採用旅途路線詳解李白一生,讓學生以表演方式理解詩歌。(取自人民網)
孟非(後排左4)至屏東縣泰武小學,採用旅途路線詳解李白一生,讓學生以表演方式理解詩歌。(取自人民網)

該節目的宗旨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孟非、張大春嘗試將更多想像注入孩子們的課堂。當孟非走進泰武小學時,學生們率先出招,直問:「為什麼你沒有頭髮?」孟非跟學生們開玩笑說:「以前做電視機想紅,後來就再長不出來了。」引得全班哄堂大笑,也拉近師生關係。

 

使出鼓勵技能 吸引學生

中新網27日報導,在課程進行中,孟非察覺學生不熟悉李白,就使用主動技能「入鄉隨俗」,他說,李白是最出名的詩人,相當於台灣歌壇的周杰倫;這引起學生們的興趣。在家庭作業環節,孟非使出必殺技「寓教於樂」,讓孩子用自己喜愛的方式詮釋李白的古詩。
在孟非設計的表演類家庭作業展示會上,泰武小學的孩子們分成「西安」、「南京」、「重慶」三個分隊,分別用表演的方式介紹風土民情。「南京小分隊」成員採民族古謠的方式表達南京,歌聲優美動聽;而「西安小分隊」則用形體表演的方式詮釋西安歷史風物。至於「重慶小分隊」則用說唱方式表演《早發白帝城》,將重慶的人文風貌與詩歌相結合,贏得孟非的稱讚。
張大春則來到山東省制錦市錦市街小學二年級六班,不同於孟非,張大春面對的學生年齡很小,教學阻礙更多。不過,小學生的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一點都難不倒他,他使用「吟唱詩歌」技能,將李白詩句吟唱地相當動人,吸引了學生的目光。為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張大春發動「鼓勵」技能,給學生提供任務,完成即可獲得獎卡,促使學生更積極踴躍地參與課堂。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融合紀錄片和綜藝,傳達知識文化受民眾歡迎。(取自微博@CCTV國家寶藏)
央視《國家寶藏》節目融合紀錄片和綜藝,傳達知識文化受民眾歡迎。(取自微博@CCTV國家寶藏)

文化節目難抗收視壓力

大陸近年來積極發展文化類節目,包含《國家寶藏》《朗讀者》《中國詩詞大會》等,一再獲得好評。人民網在2018年1月分曾經報導,文化類綜藝節目的興起是2017年大陸電視節目大的亮點之一。據不完全統計,2017年大陸各電視台和影音網站推出的文化類綜藝節目數量超過50檔,其中包括央視的《中國詩詞大會》《朗讀者》等,以及湖南衛視的《兒行千里》、江蘇衛視的《閱讀·閱美》、北京衛視的《非凡匠心》等。這些節目為電視節目帶來了一股清新之風,同時也成為中華文化當代化、大眾化傳播的重要載體。
然而,此類節目也面臨收視率的壓力,如何把中華文化更好地融入生活,並且找到恰當的電視化表達方式,已經成為業者正面臨的難題。

(記者/林瑞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