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市場一直是亞洲各國建構產業供應鏈的核心,不過,受到中美貿易戰的拖累,大陸需求出現下滑走勢,整個亞洲地區供應鏈架構面臨嚴重威脅,已讓亞洲各國都慘遭波及。為避免捲入貿戰災禍,包括如台灣、泰國、馬來西亞等國都開始改變策略另謀他途,加速刺激內需或另尋出口替代地,將風險降至最低。
路透報導,中美貿易戰爆發至今一年多,大陸出口面臨嚴峻考驗,加上需求不振,已嚴重危及整個經濟成長的腳步,這場貿易戰不僅讓中國大陸吃足苦頭,亞洲周邊靠中國維繫的產業供應鏈也正出現裂痕。
東協已做好因應準備
固然有部分轉單效應發生,可是,中國向來是東協重要出口地區,如今中國受到貿易戰拖累,需求下滑,終究導致對東協國家的進口也受到影響。因此,包括泰國、馬來西亞等國家開始另謀他途,做好因應準備,不想成為這場貿易戰火的另一批犧牲者。
目前已知採取對策的國家,例如泰國已公布一項「搬遷計畫」,其中包括稅收優惠和修改法律以吸引外資。馬來西亞成立了一個投資馬上辦小組,以方便企業,並表示9月批准金額總計超過5億美元投資計畫。另外,印尼央行上周實施了3個月以來的第3次降息,同時宣布措施刺激國內支出。印度和菲律賓也已多次降息。
努力尋找非傳統市場
今年以來,亞洲其他地區對中國大陸的出口出現減速,促使當地出口商必須尋找替代市場。日本與南韓今年上半年對中國的出口也減少,但同期對美國、英國和俄羅斯的出口則是增加。馬來西亞與泰國對美國、新加坡和越南等市場的出口也有成長。
印尼央行副總裁Dody Budi Waluyo表示,尋找非傳統市場的努力,使得印尼對於智利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出口增加,「我們已分將出口目的地多元化,因此我們可以彌補對中國或美國出口下降的影響。」
從數據來看,根據台灣、南韓、印尼等八個主要經濟體的分析顯示,截至2019年上半年結束,對中國的出口收入對整體GDP的貢獻降至8%,上年同期為9.3%。此舉反映出貿易戰不但對中國有殺傷力,連帶地也威脅到亞洲各國對中國大陸需求的減緩。(記者/龔俊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