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1・旺報-綜合報導

2019-12-11・旺報-綜合報導
大陸動力電池 本土迎戰外資

搭載外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 首次獲陸補貼

近日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最新文件《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9年第11批)》,內容針對搭載外資電池的新能源汽車,將首次在大陸獲得補貼。這意味著繼今年6月電池「白名單」廢除後,大陸動力電池市場正式向外資開放,也讓業內不禁發出「狼來了」感慨,讓以寧德時代為代表的大陸動力電池企業將迎來市場真正考驗。

據了解,此次公布的推薦車型共有26款乘用車,其中純電動汽車22款,包括即將國產的特斯拉純電轎車。雖然目前特斯拉在大陸國產後的電池供應商花落誰家還不清楚,但進入補貼目錄之後,相關車型也都有相當大機率獲得補貼。除特斯拉之外,外資品牌包含賓士、豐田也都進入推薦目錄。

競爭優勢 中外不同

實際上,在市場逐漸放開趨勢下,外資動力電池企業紛紛在大陸布局。2018年LG化學在南京落地動力電池投資專案,松下也計畫在大連工廠專門製造用於電動車的電池。大陸業內人士分析,外資動力電池的競爭優勢主要是技術與成本控制,在市場上形成了一定壁壘。
過去幾年大陸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與所選擇的動力電池生產企業有高度相關,搭載電池「白名單」企業所生產的電池也進入推薦目錄,獲得補貼。因此近年來以特斯拉為主的進口新能源汽車一直未能享有補貼,讓大陸國內新能源汽車企業、動力電池等企業,享受了幾年的快速發展期。

11月22日,大陸製造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一家特斯拉體驗店亮相。(新華社)
11月22日,大陸製造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一家特斯拉體驗店亮相。(新華社)

陸企推動優化重組

但產業真正成熟仍須面對市場檢驗,隨著新能源汽車銷量與保有量逐漸增加,大陸官方部門正在引導產業從政策驅動轉向市場驅動發展。一方面對新能源汽車補貼逐年減少,2020年底將完全退出市場,另一方面動力電池的補貼「白名單」也在6月下旬宣布廢除。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顯然在補貼完全退場之前,大陸新能源汽車產業將首先面臨來自外資競爭,其中動力電池行業首當其衝。而官方態度也很明確,從近日公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徵求意見稿)也提出,要推動動力電池企業優化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記者/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