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22・旺報-綜合報導

2020-02-22・旺報-綜合報導
陸銀年底理財轉型 僅3成能達標

根據行業第三方機構普益標準日前發布一份調研報告顯示,50家大陸中小銀行反應,到年底前,能完成理財產品存量老資產規範整改並實現淨值化轉型的,占比只有不到30%;今年前三季能完整轉型和整改,更是不足5%。

《第一財經》報導,報告顯示,參與調研的中小銀行認為,按照目前進度,大陸監管部門過渡期需延長半年到一年或者更長時間,還有11%的中小銀行認為需要兩年以上。
一名華南某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如果過渡期不延長,有些銀行還是能完成,但付出的成本較高,代價較大,按照原定期限推進,對一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撥備、利潤等,都是新考驗。理財存量老資產的處置,主要包括提前結束存續期、非標轉標、類信貸資產回表、合規新產品承接、出售轉讓等方式,但現在無論哪種方式,處置起來都有一定難度。

另一名股份制銀行人士則指出,如果大陸資管新規過渡期不延長,一些銀行要承受利潤、資產品質的損失,這才是一些大陸中小銀行希望延長過渡期更關鍵的原因。
有業界人士認為,考量部分銀行存在的困難,對資管新規過渡期適當延長,的確有其必要性,但在這個過程中,應避免出現借機套利、拖延時間的狀況。而大陸監管層之前也曾表明對過渡期進行適度調整的態度。如大陸銀保監會1日表示,對到今年底確實難以完成處置的銀行,允許適當延長過渡期。

然而,對於理財轉型,報告指出,超過6成機構擔心,如果本行提前完成而他行未完成,將導致不公平競爭問題。對此,上述股份制銀行人士表示,不存在不公平的問題,完成早的銀行,政策上給予一定優惠,給予更多賺錢的業務;完成晚的銀行,打較低的評分、評級,業務審批則趨嚴,「這樣大家都會搶著轉型」,只要形成明確的獎懲機制,就能解決公平問題。

(記者/林汪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