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11・旺報-專題報導

2020-03-11・旺報-專題報導
原油價格戰 台石化業損失重大

2020年「黑天鵝」不斷,新冠肺炎疫情未解,又爆發俄羅斯與沙烏地阿拉伯的原油價格戰。對此,工商界人士3月10日表示,因為台灣不產油,所以油價下跌利於降低企業及工業油電成本,不過,台灣石化業者將承受嚴重損失。另有人士認為,油價大跌可能使整體物價下滑,出現通縮危機,若產業有影響,預估會在3月數據中反映出來。
受到原油價格戰的影響,國際油價9日暴跌,盤中一度跌破每桶30元(美元,下同);不過,截至台北時間10晚間7時,紐約原油價格已回到每桶約34元。
工商協進會理事長林伯豐指出,由於石化業者有庫存壓力,在依靠原油進口的情況下,先前購買原油的價格要價每桶60元,現在每桶不到40元,中間落差將使石化業者蒙受巨大成本損失;但台灣是能源進口國,低油價有助於企業、工業油電成本降價。
林伯豐進一步提到,目前的原油價格戰存在諸多政治因素,疊加疫情影響,情況更難以控制,如果這些情況使各國的GDP或PMI出現變動,再加上各自的政治算計,對全球經濟衝擊恐難以估計。
全國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表示,現在受到最直接衝擊的就是石化業,不管是大陸的企業還是台灣的台塑、中油,利潤都會因此下降,並跟進減產,另外,對金融業也會有影響。他強調,油價若持續大跌,恐導致整體物價下滑出現通縮危機,進而造成經濟下滑。
不過,賴正鎰認為,原油價格戰起因於疫情及人為因素,如果疫情能在3月控制下來,油價紛爭也會隨之平息。他表示,整體而言,原油價格戰屬於短期現象,不會發展成固定的全球爭端,因此,對台灣整體產業而言,影響並不大;若有影響,可能會在3月的相關數據中反映出來。

(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