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8・旺報-綜合報導

2020-03-28・旺報-綜合報導
陸房市新政觸紅線 朝令夕改

多地為刺激房價保經濟 違背住房不炒政策

大陸多地近日刺激房市的政策頻頻,不過卻也屢傳政策「秒宣秒撤」的奇特現象。專家解釋,這些房市政策多著重需求端的刺激,雖反映地方政府在疫情下的發展壓力,卻也觸及了「住房不炒」的政策紅線;專家強調,大陸房市已從總量短缺轉為結構性供給不足,光刺激需求沒有幫助,唯有從供給端進行政策調整,提升產品質量,才能長遠發展。

大陸多地近日刺激房市的政策頻頻,不過卻也屢傳政策「秒宣秒撤」的奇特現象。專家解釋,這些房市政策多著重需求端的刺激,雖反映地方政府在疫情下的發展壓力,卻也觸及了「住房不炒」的政策紅線;專家強調,大陸房市已從總量短缺轉為結構性供給不足,光刺激需求沒有幫助,唯有從供給端進行政策調整,提升產品質量,才能長遠發展。

事實上,近年大陸經濟下行,刺激房市保經濟的聲音就不曾停過,尤其,1月以來的疫情,更是強化了這類思維。

2月24日,四川成都一樓盤銷售部,購房者在查看了解樓盤。(中新社)
2月24日,四川成都一樓盤銷售部,購房者在查看了解樓盤。(中新社)

影響政府公信力

舉例來說,濟南市此前頒布房市政策提到「預售監管資金即徵即返」、「在先行區直管區範圍內購買二星級及以上綠色建築商品住宅的,不受濟南市限購政策約束」等表述,而浙江海寧則公告「非海寧戶籍人口在海寧限購一套住房」政策暫不執行;不過,這些公告的共通點就是公布後,短時間內就遭撤下或更正。

對於房市政策「秒宣秒撤」的「一日遊」現象,專家解釋,疫情讓地方政府與房企面臨發展壓力,不過,從供給測放寬或許多能被放行,從需求端進行的刺激則明顯違背「房住不炒」原則,撤回也是必然的;從公共政策決策來說,政策朝令夕改,也影響政府的嚴肅性與公信力。

面對房地產市場發展,住建部部長王蒙徽分析,之所以不能再走刺激需求、以房市拉動經濟的老路,究其根源,還是因為房地產業已經處於與以往不同的發展階段,目前大陸房市已經出現高房價、高庫存、高槓桿率的三高現象;這也顯示,大陸的城鎮化已從高速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住房則從總量不足轉為結構性不足。

專家建議因城施策

北京市房地產法學會副會長兼祕書長、首都經濟貿易大學教授趙秀池則指出,房市追求數量的時代已經過去,現在需要高質量發展;在房市低迷情況下,唯有高品質、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才能在市場上占有一席之地,因此,一定要把握市場的脈搏,找準市場定位,生產符合居民需要、適銷對路的高質量產品。

對於各地的政策調整,趙秀池建議,在「因城施策」下,可從調降首購族的頭期款比例、採認房不認貸的政策方面著手,切實保障居民的民生住房需求,同時,讓房市獲得發展空間。

50城房價收入比跌3%

上海易居房地產研究院27日發布《2019年全國50城房價收入比報告》顯示,去年大陸50城房價收入比均值自2018年的13.7下降了3%至13.3;報告指出,近2年「住房不炒」的調控政策已起到作用,多地房價漲幅逐漸回歸理性;報告也預估,今年50城中,多數城市的房價漲幅還會收窄,房價收入比再降的可能性大。

大陸近年「住房不炒」的調控政策已起到作用,多地房價漲幅逐漸回歸理性,圖為福州一處社區高樓。 (中新社)
大陸近年「住房不炒」的調控政策已起到作用,多地房價漲幅逐漸回歸理性,圖為福州一處社區高樓。
(中新社)

就城市類別來看,一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明顯高於其他城市,儘管2018年和去年連續小幅回落,但絕對值依然處於高位;而去年強二線、弱二線及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分別為12、12.3和12.5,皆比2018年小幅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三四線城市的房價收入比高於強二線城市和弱二線城市,但其城市基本面和人口吸引力均不如後兩者,顯示部分三四線城市的房價透支程度可能高於二線城市。

就各別城市來看,去年50城房價收入比排名前5的城市分別是深圳、三亞、上海、北京和廈門;其中,深圳房價收入比最高,達35.2,主因是深圳地狹人稠,可開發空間日趨飽和,且新增住宅用地有限,導致深圳房價居高不下。

而末5名城市分別是長沙、烏魯木齊、韶關、煙台和貴陽,房價收入比分別為6.4、7.4、7.7、7.7和8.2,這些城市房價較為合理,購房相對輕鬆;其中,長沙近幾年房價雖然出現較大幅上漲,但其前些年房價較低,且經濟發展強勁,人均可支配收入多年高成長,再加上當地政府對房市的嚴厲調控,因此長沙成為50城中唯一房價收入比低於7的城市。

中原地產首席市場分析師張大偉分析,長沙的土地供應中,限價土地占比非常高,在二線城市中遙遙領先,因此,雖然長沙土地供應量不小,但土地出讓金與樓面價都遠低於同類型省會城市。

另外,較低的地價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房價,以南方省會貴陽來看,近些年貴陽的土地供應一直很大,地價不高,充足的供應也保證房價保持較為平穩的走勢。

(記者/李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