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銀行(World Bank)預測全球經濟將陷入二次大戰以來最深的衰退,並預估今(2020)年全球GDP將萎縮5.2%,且將有高達92.9%的國家陷入衰退;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則預測今年全球GDP將萎縮6.0%;國際貨幣基金(IMF)近日預測全球經濟在2020年出現4.9%的萎縮,比之前預期再下修了1.9個百分點,並指目前危機是自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一次。
施羅德投資集團最近也下調2020年全球經濟預測,並認為2021年底前無法恢復疫情衝擊前的水準,預估復甦曲線會更類似於「U」型而非先前預測的「V」型。
2022年才看得到曙光
由於封城拖累經濟表現,第一季主要國家經濟成長率明顯惡化,美國、大陸及歐元區的第一季經濟成長率皆跌至負數,分別為-5.0%、-6.8%及-3.6%。
富邦金控首席經濟學家羅瑋表示,美國各州自3月起陸續封城,第二季經濟表現將會更差,並已結束至二戰以來最長的128個月連續繁榮時期;大陸較早封城,也較早恢復經濟活動,第二季有機會好轉。台灣政經情況穩定,疫情防控得宜,第一季經濟成長率雖然從3.29%降至1.59%,但仍居亞洲四小龍之首。
經濟何時復甦?羅瑋表示,目前觀察重點為進入冬季後疫情是否在北半球捲土重來,若爆發二次大流行,預估全球經濟要到2022年才有機會看到曙光;若各國做好充份準備,下半年未出現大流行,明年3月或下半年就有機會復甦。在復甦的型態上,以製造業為主的亞洲經濟體包括中、韓、台、越南雖已復工,但因歐美終端需求不振,復甦將呈NIKE型;美、德、日等先進國家有機會呈U型或W型;仰賴觀光旅遊服務業為主的星、港,以及巴西、印度、南非等疫情嚴峻國家,可能呈現L型走勢。
企業實體運作壓力大
施羅德首席經濟學家魏凱斯(Keith Wade)表示,考量了在擔心第二波感染的情況下解除管制的難度,因此採用「U」型代替了先前預測中的「V」型來描繪全球經濟復甦的曲線,因為經濟活動恢復正常的速度要比以前預估的慢。魏凱斯補充說,對企業而言,未來不確定性將對投資造成壓力,並且隨著債務急劇的增加,預計在企業將會在2021年之前會有一段時間進行去槓桿化,這將對企業實體運作和擴大營收等面向產生壓力。
魏凱斯指出,主要受到美國和大陸展望調降的影響,預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為-5.4%,低於先前預測的-2.9%。預估隨著家庭和企業支出保持謹慎,復甦將是以漸進的形式出現。2021年,由於財政和貨幣政策仍然維持寬鬆,全球經濟成長將提升到5.3%。而在醫學方面,2021年中也會成功開發出疫苗。但是疫情帶來創傷可能是永久性的,部份產業可能會受到新的法規和衛生規範的影響,因此預計整體經濟將在2021年底之前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水準。
(記者/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