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大今天晚間舉行第5場、也是最後一場校長候選人治校理念說明會,對於林智堅論文事件,候選人之一、台大醫院癌醫中心分院院長楊志新表示,學倫案完全沒有妥協餘地,學校的工作是把來龍去脈查清楚。
楊志新說,如果大學做的學術研究不被外界相信,大學就不值得被信任,因此學術倫理沒有妥協的餘地,是就是、不是就不是,學校要做的是將事件查清楚是或不是。
林智堅在台大國發所的指導老師陳明通27年指導173位學生,是不是太多?楊志新指出,不同學科的老師指導學生的數量不同,以他來說,每年指導的學生僅1、2個人可以畢業。
楊志新認為,從這次學倫事件,大家可以討論拿碩士是不是需要寫論文,在美國絕大多數大學都不用,而台灣堅持要寫論文,才造成現在的結果。他認為,碩士班要取得學位可以報告取代論文。
此外,根據《大學法》規定,大學部學生要修滿128個學分後才能取得學士學位。不過楊志新認為,128個學分實在太多,應可減為100個學分,甚至降到80學分都沒關係,大學則要開更多課程由學生自由選擇。
楊志新認為,一些知識性的課程,學生從網路上學就可以,到學校的主要目的,是自己學卻有所不懂的地方,跟老師或同學討論,找到人一起思考。因此,大學必修學分不用太多,可以適度減少。
楊志新質疑,《大學法》的規定真的不能動嗎?他主張由大學校長們提出主張,然後促使《大學法》修法,以給學生更多自由選課的空間。
楊志新進一步主張,人與人的互動不能只是在線上,大一新生都應住宿為目標,讓他們融入群體生活,也看到人的多元性,並有機會因此成為終身好友,對未來成就事業有幫助。
楊志新表示,現在台大的學生大一住進宿舍,可能一直就住到大四。他認為,大一新生應該都住宿舍,大二以後離學校比較近的人就將宿舍空出來,留給每個大一學生都可以住。
現場有人提問,台大現行校長遴選制度,外面系統的人根本不太可能來參選,這影響到台大發展?楊志新承認,今年9位候選人都是台大教授,同質性太高,看似和諧,但也代表沒有外面的人進來。現在的規定並未限制外面的人來參與台大校長遴選,制度太死的部分應想辦法解決。
另有人問,台大在醫學方面的人才濟濟,未來是否有人可能得諾貝爾醫學獎?楊志新說,有一點點可能,因為台大有些地方做得很不錯,但到時候哪一點會被看上,就不曉得了。
台大已完成9為校長候選人的治校理念說明會,接著將於9月初舉行校務會議對個別校長候選人進行推薦投票,隨後至9月中旬將就校務會議推薦校長候選人的資歷與治校理念和相關人士進行深入訪談,並安排10月初逐一與候選人面談,預計於10月8日前選出校長當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