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 陳冠宇

龍頭券商也挨罰!吳清掌證監會3個月內開出近百張罰單

吳清2月7日獲任成為大陸證監會主席,並在過去3個月對證券行業厲行「嚴監嚴管」,累計向券商下發98張罰單,總計33家券商違規遭罰;尤其是在要求中介機構「看門人」責任方面,監管力度更大。與過去不同的是,這波罰單對龍頭券商已全數覆蓋,遠超以往罰單規模。

財聯社報導,易董數據統計顯示,截至5月7日,自2月7日以來,監管累計向券商下發98張罰單,總計33家券商違規遭罰,3家券商遭立案調查,其中的兩家快速收到巨額罰單。就對業務違規遭罰人員來看,目前已有多達百餘人被罰。

報導指,多家龍頭券商主體被罰,高階主管被罰,暫停業務資格等的罰單多而密集。特別是在五一假期前的4月29日,一批罰單集中開出,而這個時點的罰單,顯然會對當期的分類評級帶來影響。

上述98張罰單中,大陸證監會及各地證監局下發罰單合計88張,上交所下發5張、深交所下發4張,北交所下發1張。其中4個地方證監局下發罰單較多,分別是北京證監局(19張)、深圳證監局(15張)、河南證監局(12張)、上海證監局(8張)、廣東證監局(7張)。

報導指出,相較以往,近3個月的券商罰單有五方面不同,一是罰單對龍頭券商已全數覆蓋,遠超以往對龍頭券商的罰單數量;二是涉及投行業務違規罰單增多,且近期的罰單有向債券承銷業務蔓延趨勢,近日已有多家券商因此遭罰。

三是券商與負責人的雙罰較多,且高管被罰例子時有出現;四是違規遭罰業務的覆蓋面顯著擴大,兩融、股權質押、場外衍生品、自營投資等均有涉及;五是從立案調查到罰單落地,間隔時間較短,如中核鈦白案中對兩券商的處罰,從立案調查到處罰告知,時間間隔僅一周。

從違規類型來看,「內控不規範」成為諸多罰單頻頻提及的違規類型關鍵詞,此外,超過10張罰單指向投行業務違規,違規炒股也是諸多違規行為之一,違規代銷、不當營銷、自營違規等違規行為也是屢見不鮮。

龍頭券商中,包括中金公司、中信證券、海通證券、華泰證券、銀河證券、中信建投、招商證券、國泰君安、廣發證券、申萬宏源等,均已有罰單在身。

你可能還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