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10・中時-地方報導

2019-01-10・中時-地方報導
交管預警系統 新北率先試辦

基層警員處理交通事故殉職或受傷事件頻傳,新北市去年即有16名警員執行交通勤務時受傷,幸無人死亡,市警局率先採用「交通管制預警系統」,透過在交通錐裝置感應器,將遭到撞擊的訊息即時傳到警員身上的警報器,提醒執勤警員注意閃避,爭取保命的「黃金3秒」。

交通錐感應器 提醒閃避,2014年瑞芳分局警員吳泓諭在台62甲線隧道內處理事故時,雖依照規定於事故後方擺設交通錐,仍不幸遭後方聯結車追撞身亡;2016年蘆洲分局警員陳昭宏在快速道路上執行特勤交管勤務時,遭酒駕車輛猛力撞擊,被夾在警車及肇事車輛間,雙腿粉碎性骨折,歷經6次手術,右小腿遭截肢。

市警局指出,警員執行交通勤務中的風險極高,隨時面臨生命威脅,交通警察大隊研議如何有效降低執勤事故,提醒警員迅速反應。新北市警局採購「交通管制預警系統」,當有車輛撞擊管制交通錐時,即會觸發裝置在交通錐上的感應器,感應器立即將訊息傳回現場的主機,再將訊息傳導到警員身上佩戴的警報器,發出聲光震動警示,爭取「黃金3秒」自保。

交大說明,該系統設計原理係當車輛時速80公里時,每秒行進22公尺,撞擊60公尺以外的管制交通錐,反應時間僅約3秒,所以,員警必須在3秒內即做出反應。 結合多環感測 防護拉長,交大表示,「交通管制預警系統」一組有8個環形感測器及4個手持(可夾式)警報器,環形感測器套在交通錐上,在管制路段前方布設,兩環之間有效感應距離達30公尺,當結合更多環形感測器時,無線防護網的距離就會拉長,提升執勤人員安全。交大大隊長李宏振呼籲,駕駛人如行經有車禍現場的路段,應減速慢行並隨時注意車前動態,遵守交通管制措施,切勿分心觀看,避免二次事故發生。
(王揚傑/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