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8・Array

2024-09-18・Array
北醫新突破 糞便潛血看腸癌風險

以濃度調整篩檢間隔時間 登上美國期刊

大腸癌高居國人十大癌症第二位,更是國人癌症死因的第三名,目前國內提供50到74歲每兩年一次糞便潛血篩檢,台北醫學大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發現,透過糞便潛血濃度可精準預測大腸癌發生及死亡風險,潛血濃度越高者,應盡快接受大腸鏡檢查或縮短篩檢間隔,濃度較低者則可考慮延長篩檢間隔,更符合精準醫學趨勢。該研究成果已於今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雜誌腫瘤學卷》(JAMA Oncology)。

北醫大口腔醫學院副院長陳立昇、教授嚴明芳率領研究團隊發表最新研究,針對國內逾350萬名50至74歲的民眾,長期追蹤是否得到大腸腫瘤或死亡等資訊,透過大數據分析,確定不同糞便潛血濃度對大腸癌風險的具體影響。

結果顯示,低風險族群可延長篩檢間隔時間,進而減少腸鏡檢查次數,避免偽陽性、出血或穿孔等潛在的不良反應;高風險族群則可透過更精準的建議增加篩檢頻率,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同時能使醫療資源更有效配置。

陳立昇指出,糞便潛血向來以特定濃度切點(如大於20ug/g以上)視為罹癌高危險群,接受大腸鏡檢後會有一半比例有息肉,20%會有進展性息肉、5%罹患大腸癌,但事實上,糞便潛血濃度可以做更好的應用,醫師可藉此判斷是否需調整篩檢間隔時間,不再侷限於固定的每年一次或兩年一次。

研究團隊分析,個人化糞便潛血濃度篩檢策略可有效減少49%的糞便免疫化學法檢測、28%的大腸鏡檢查次數,可降低民眾不必要的檢查次數及風險,並確保高風險族群及時檢查及治療。

(中國時報/王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