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28・中時-專題報導

2018-06-28・中時-專題報導
只要對人民不利 都要拒絕

只要對人民不利 都要拒絕

葉金安(58歲、宜蘭縣社區畫規師)
葉金安(58歲、宜蘭縣社區畫規師)

我覺得從政者最重要的,就是要以人民福祉為優先,如今更要能擺脫傳統藍綠政治的包袱,施政、問政必須要對人民有利,而如果所推動的政策沒有「利民」那就是在「害民」。

對於人民而言,只要是對人民不利的,不管是藍、是綠,我們都應該要拒絕,這樣才是真正的覺醒,也才能讓我們的民主政治更加進步。

(圖文:胡健森)

 

 

 

 

政策朝令夕改 信用破產

李貴美(60歲,家管)
李貴美(60歲,家管)

藍綠兩大黨這些年來都爭吵不休,小黨為搶鋒頭,行事更加偏頗,我家中好幾個仍在就讀國小、國中的孫女,每次看到政客在媒體上的言論,往往跟他們在學校所學的背道而馳,試問如果領導國家的人,都顯露出如此德行,要未來又該如何教育國家的主人翁呢?政策朝令夕改,像是保證電費不漲、核能電廠不續用,最後還不是「信用破產」,在國會殿堂上,政客為攻擊對手,屢用假文件、假資料潑髒水,,像多年前高雄選舉的走路工錄音帶就是一例,自己衷心的期盼,兩大黨能夠放下歧見,一同為國家的經濟、教育努力,這樣國家才能進步,而非像現在這樣空耗下去,徒增人民對立。

(圖文:曾百村)

 

基層勞工低薪過勞 別漠視

 趙珮岑(25歲,空服員)
趙珮岑(25歲,空服員)

台灣環境不論各行各業普遍工時長、低薪,勞資相當不平衡,政治人物應該擺脫藍綠惡鬥,改善基層的勞工環境,而不是讓底層小人物過勞,拼命加班只為了賺更多的薪水,應該為基層勞工爭取更多的福利。

(圖文:呂筱蟬)

 

 

 

 

 

政府做事 需要理性的力量

林學冠(50歲,台中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南區義警中隊長)
林學冠(50歲,台中市警察局第三分局南區義警中隊長)

兩黨政治在美國很成功,可惜在台灣卻是陷於藍綠惡鬥,只有政黨立場、沒有是非,只有政黨利益、沒有全民利益,不儘中央如此,地方亦然;以空汙防治而言,應從通盤檢討國家的能源政策,要非核家園,其替代方案為何?而整體需電量是多少?如何分配?這都需要有一股「理性的力量」,跳脫政黨立場,站在長遠發展的立場,來看政府、市府的政策,而不是站在政黨立場來惡鬥。

(圖文:馮惠宜)

 

 

 

 

農民職災保費 盼中央補助

林義豐(35歲,百大青農)
林義豐(35歲,百大青農)

農業是國家的根本,但是台灣的農民相對未受到重視,權利更沒保障,例如勞保有職業災害保險,農民卻沒有,如果耕作時受傷,只能自己「摑牛屎」,好不容易盼到今年11月就要實施農民職業災害保險,保費並不多,中央政府卻不埋單,地方政府做半套只補助一半保費,應該由中政政府統一編列預算支應保費,才能體現照顧農民的決心。

(圖文:許素惠)

 

 

 

 

關心民生 別淪口號治國

周宇明(61歲,家庭主婦)
周宇明(61歲,家庭主婦)

希望兩黨都不要淪為口號治國,要關心民生,尤其現在執政的民進黨,年金改革議題讓社會對立,軍公教被貼標籤,讓人情何以堪。電價油價持續高漲,也讓小老闆百姓無以負荷,日子一天比一天難過。

另外,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許多嫁來台灣的外籍婦女,就是非常好的人才,了解自己國家的國情及生活習慣,只要稍加訓練即可上手,無論是在各行各業都是非常好的服務人才,希望政府能夠加以重視。

(圖文:楊漢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