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18・中時-綜合報導

2021-05-18・中時-綜合報導
台東綠鬣蜥新四不 不接觸不捕不養不吃

 外來種綠鬣蜥在全台氾濫,雖然台東縣內尚未觀測大量繁殖情形,但林管處已嚴密監控中,呼籲民眾若有發現切勿自行移除,以免被咬傷,應通報1999或林管處,除了不接觸、不捕捉、不飼養,更強調應避免食用俗稱「恐龍肉」的綠鬣蜥肉。

 林務局台東林區管理處邀請生態工作者汪仁傑分享綠鬣蜥台東地區分布概況,汪帶來在台東市知本地區捕捉到的公綠鬣蜥讓在場參與人員近距離觀察;他表示,綠鬣蜥在台灣西南部造成農損、農藥增量和堤防破壞,每年都讓各縣市政府傷透腦筋設法移除,數量高達數千至上萬隻。他提醒民眾協助傳達正確的知識和態度,飼主則必須善盡義務與責任,並做到不捕捉、不購買、不飼養綠鬣蜥。

 台東林管處表示,從2019年迄今捕捉百來隻,就全縣數量看來目前不算氾濫,但仍持續監控中。關山、太麻里、池上都有零星數量被通報。林管處強調每年都有請在地生態學者協助調查、移除,正值母蜥產卵期,若現在不移除,未來恐大量繁殖。

 汪仁傑指出,去年4月至今年4月,台東地區共調查記錄144隻,移除109隻,成體捕獲率為64.6%,幼體捕獲率則是81.3%。根據野外族群調查與移除結果顯示,大多階段以徒手、套索、空氣槍為主要移除方法。

 林管處表示,呼籲民眾不要為了嘗鮮而購買或食用俗稱恐龍肉的綠鬣蜥肉,雖然綠鬣蜥食用農作物,但其所食用農作物是否剛噴灑農藥、是否曾飲用排水溝的髒水皆無法得知,而其體內含有大量細菌及數種寄生蟲,建議民眾勿食用。

(中國時報/蔡旻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