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5・中時-綜合報導

2022-05-25・中時-綜合報導
台東烏頭翁光電板下築巢育雛 類鳥電共生

 台東陳姓農民的荖葉園裡,1對烏頭翁在光電板下築巢育雛,似乎有著遮陽擋雨的效果。農民說,梅雨季節斷斷續續下雨,雛鳥的羽毛還是乾的,而荖葉園有近3000平方公尺,唯一的這塊光電板只有20×10公分,不知是這對親鳥誤打誤撞,還是特別挑了好風水,形成有趣的「類鳥電共生」。

 台東市郊網室荖葉園裡,1對烏頭翁親鳥為了填滿鳥寶寶的肚子忙得不亦樂乎,特別的是,鳥巢正上方有1塊太陽能光電板,剛好可以為寶貝遮陽擋雨。

 陳姓農民說,園裡荖葉長得很茂密,應可供避雨,這對鳥爸媽卻選在光電板下共築愛巢,梅雨季裡,鳥寶寶的羽毛還是乾的,是鳥爸媽聰明進化?還是誤打誤撞?

 陳姓農民表示,去年裝設這塊太陽能板是為了夜間感應式照明供電,既可節電又免去接電線的麻煩,沒想到被這對烏頭翁親鳥看上,整個荖葉園約有3000平方公尺的綠覆蓋面積,而光電板只有20×10公分,他覺得不是誤打誤撞的偶然,應該是有刻意挑選過,這樣的生態畫面能否算是「類鳥電共生」?

 王姓鳥友指出,綠能是中央及地方都在積極推動的政策,但是大面積光電板的架設也引發諸多疑慮,包括良田種電破壞景觀、對候鳥棲息地造成影響等,在台東包括知本溼地光電案、池上鄉私有建地設太陽能光電、海端鄉布農族部落旁申設太陽能光電,都引發反彈聲浪。

 王姓鳥友提到,這一家子烏頭翁「用愛發電」,是綠能與生態並存的寫照,但是如果未來到處都是光電板,是否會取代野鳥築巢原有的自然樣貌,對生態環境造成影響,值得探討。

(中國時報/莊哲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