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9・中時-綜合報導

2019-01-09・中時-綜合報導
用愛救援 陪伴犬助弱勢

「這裡是狗狗的家!」位於台中市霧峰山區的狗狗山創設人張帆,從優渥的英文補教業者投入流浪狗救援,10多年來不僅花光積蓄,還負債300多萬元。她說,被棄養的寵物狗或受虐狗,都需用愛來安撫化解身心創傷,未來將規劃訓練成為陪伴憂鬱者及獨居老人的療育陪伴犬,她強調「流浪狗絕對會有用」。

張帆在大學畢業後曾到美國,看到國外人士對動物生命的重視,心中埋下救援種子,她返國擔任英文補教老師,也曾開過補習班,30年前的月薪就逾10萬元,生活優渥,因緣際會認識在台中山區收容流浪狗的美籍人士CHRIS WARD,深受感動而積極加入救援,2013年在霧峰山區成立狗狗山,承接救援工作。

「很多人笑我是瘋子」張帆說,流浪動物的收容工作若沒有財團持續的支持,會累死善心的救援人士,她很感謝多年來很多救援團體及義工的挹注,讓困頓的狗山持續支撐下去。

「要救流浪動物,要先救人心」張帆大聲疾呼,近年來陸續有學校及民間社團到狗狗山進行紀錄及交流,希望從教育開始宣導尊重生命觀念,希望被當成寵物的狗狗,不要再被遺棄或虐待。

張帆表示,狗狗山收容的大多是被遺棄寵物狗及受虐狗,經用愛撫養及對待後,大部分都已慢慢復原。狗從早期常被人們當成看門的畜生養,到現代有的被當成毛小孩、萌寵疼,但仍不少遭遺棄或虐殺,林林總總的人狗關係各需調整,飼主要尊重狗的天性,要有適度運動及活動空間,盡量不要關籠、綑綁。

張帆強調,人與狗可以有更多的感情連結,現代社會有越來越多的憂鬱者及獨居老人需要陪伴,她規劃未來要訓練收容的流浪狗成為療育陪伴犬,期盼可成為陪伴自閉兒、憂鬱者及孤獨老人的好友,讓牠們發揮正面功,幫助弱勢。

(中國時報/陳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