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6・中時-綜合報導

2022-02-26・中時-綜合報導
亞大用VR看藝術 穿越1930年代大稻埕

前輩畫家陳澄波、廖繼春、林玉山畫作展新貌

「元宇宙」概念掀起風潮,為賦予藝術創作新的體驗,亞洲大學創意設計學院師生結合藝術與科技,將前輩藝術家的畫作以沉浸式展區重新呈現,在亞大現代美術館「尋找台灣的色彩」特展中展出;此特展並與郭雪湖基金會合作「望鄉三態」VR體驗,帶領民眾走進1930年代大稻埕的繁華。

 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表示,藝術與美感是人格教育的基礎,「藝術元宇宙」更將是推動未來發展進步的新科技。

搭上元宇宙 時空延伸

 「科技來自人性,也回歸到人性。」亞大校長蔡進發指出,創作是人性最高的演示,而元宇宙是未來趨勢,亞大師生透過科技與藝術的對話,給予台灣前輩藝術家畫作新的詮釋,完整呈現虛實整合概念,更是結合藝術、數位與區塊鏈的新產業。

 師生們將台灣知名藝術家陳澄波、廖繼春、林玉山等人的平面畫作,以空間與時間為主軸,透過元宇宙科技延展出不同風貌。創意設計學院院長李元榮說,「空間延伸」是萃取畫作中的元素做畫面延伸,讓視野更擴增;「時間延伸」則以光雕手法展現畫家創作時的光影變化,讓觀者能感受該幅畫作若在不同時間創作時,可能衍生的光影美感。

實體做不到 虛擬實現

 亞大現代美術館館長潘襎強調,藉由亞大師生的努力,以擴增實境方式,讓民眾可透過大螢幕的浸潤體驗感受藝術的優美;該特展同時展出的「望鄉三態」VR體驗,帶領觀賞者真切感受早期迪化街的熱鬧,並從街道中走進郭雪湖的畫作中。

 蔡進發強調,目前元宇宙在遊戲方面應用最多,但其在教育上也能發揮很大功能,許多實體設備做不到的訓練,在虛擬中可以達成;教育應重新思考如何藉元宇宙推動藝術創作、各項活動。

 國立台灣美術館館長兼任國立歷史博物館代理館長梁永斐表示,不論是國美館或史博館,所有典藏作品應該是屬於全民所有,下個月他將舉辦一場兩館會議,要盤點所有典藏作品,透過科技方式讓全民看到,而非將館藏放在倉庫裡,盼科技能讓更多學生與民眾接觸到更多創作。

 潘襎表示,亞洲大學設有電資學院、創意設計學院,這都是支撐元宇宙的基礎,從這些基礎出發,可將藝術品透過科技理念在美術館中展示,未來也將持續推動。

(中國時報/林欣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