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9・中時-綜合報導

2022-05-19・中時-綜合報導
宜蘭農校遺址 金鯉魚墓葬品出土

國立宜蘭大學繼2006年挖掘出第1座墓葬及7具人骨後,5月10日再度挖掘出3處墓葬及3具人骨,目前仍持續搶救發掘作業,宜蘭大學表示,此次發掘有利於對蘭陽平原先民歷史人文的研究、了解與文物保護,進一步認識噶瑪蘭文化。

宜蘭大學表示,宜大是全國唯一大學校園列冊遺址,當年沿襲學校舊名,稱作「宜蘭農校遺址」,目前台灣大學及東海大學校園內也都有發現遺址;宜大神農校區自1926年創校以來,就發現十三行文化舊社類型文物,距今約400年前,極可能是歷史記載的「擺厘舊社」遺址。

2006年宜大體育館旁施作下水道工程時,首次挖掘出第1座墓葬、7具人骨,2020年宜大與文化局合作,在學校的萬斌廳設置「宜蘭農校遺址文化層」常設展示區,展示發掘的文物,重現400年前噶瑪蘭族的生活樣貌,供社會大眾免費入內參觀。

近期,在電資學院擴建工程前,因文資法規定,校方須先完成遺址搶救考古作業,5月10日起陸續發現3處墓葬、3具人骨,及俗稱金鯉魚的陪葬魚形金屬編物、琉璃管珠、銅鈴、銅環等文化遺物。

宜大表示,從2000年迄今,在校內建設工程時,發現大量考古文物,近年內陸續設立解說牌復刻出土圖騰做紀念、及舉辦「穿越時空.倒轉400年」等展覽推廣,今年計畫設置噶瑪蘭文化廊道,讓各界看見過去噶瑪蘭族人生活的痕跡。

由於營建市場物價飆漲,加重校務基金財務負擔,宜大表示,目前已編列900萬元校務基金作為考古作業經費,盼能爭取獲得中央文化部經費補助,持續推動地方考古教育及歷史文物典藏的工作。

(中國時報/吳佩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