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21・中時-綜合報導

2022-05-21・中時-綜合報導
aruqu頭目父子雕像 為原民歷史發聲

適逢牡丹社事件148周年,牡丹鄉公所遵循傳統舉辦系列紀念活動,但不同以往,今年特別請部落藝術家雕塑「aruqu頭目父子像」,並將其佇立在牡丹社事件紀念公園內,盼透過藝術品增添場域氛圍感,同時也嘗試為自己發聲。

牡丹社aruqu頭目父子像的介紹寫著,「由牡丹社原住民華恆明、華伊達父女繪圖設計,以花崗石雕刻製作而成,以紀念排灣族人勇敢捍衛家園的堅定決心,與誓死抵禦外敵的不朽精神」,公所表示,這段言簡意賅的文字,充分表達出設立石像的初衷。

鄉立圖書館館長何凱琳指出,原住民都是口傳歷史,文字記載很少,加上當時日人又祭出禁口令,許多長輩都不敢講,導致目前大家所見的牡丹社事件相關史料多為日方記載,換言之,現在留下的史實是以日本觀點為主,描述的幾都是原民與日本琉球人起衝突、54名日人被殺等。

「我們也很想知道到底發生什麼事。」她說,戰爭是雙方的事,但截至目前,這場戰役似乎只有日本的聲音,對部落族人來說,這段史實好像因當時的政策問題,被消音、被消失了,如今實在很難找到能以原民角度看這件事的史料。

不過,公所不放棄,從眾多史料的蛛絲馬跡中找到aruqu頭目父子的英勇事蹟,進而請部落藝術家將其雕成石像,透過藝術呈現出對歷史事件的話語權。華恆明指出,aruqu頭目父子並無留下畫像,但這座石像有如原民尊崇的圖騰,雖抽象但力量十足,藝術創作非攝影講求真實,而是緬懷先人的精神象徵。

1871至1874年,從琉球漂民船難到日本出兵攻打台灣的一連串歷史事件,史稱「牡丹社事件」,為涉及台灣原住民族、中國及日本多方面的國際事件,也是改變台灣歷史走向,台灣近代史上重要的歷史事件。

(中國時報/謝佳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