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12・中時-綜合報導

2018-09-12・中時-綜合報導
老師父打拳 發揚七崁武術

西螺七崁武術聞名全國,是台灣武術極為寶貴的文化資產,武野館、振興社、勤習堂是三大武術系統,至今發展都已超過百年,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活動本周末向武野館師父致敬,期盼喚醒西螺七崁族群意識,讓七崁武術文化扎根。

武野館發源於詔安客家聚落色彩最濃厚的「尾崁」崙背港尾村,據傳清道光年間,族人前往原鄉聘請拳頭名師廖金星開設「金獅連陣武野館」傳授武術、獅陣及銅人醫術。

 1999年起西螺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承辦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活動,邀請師父們大會師,3年來申請「運動i台灣計畫」,輪流以武館為主題日。

 今年以武野館為主角,主題「弄獅、打拳頭」,搭配另二館振興社、勤習堂的老少師父,一起演繹西螺七崁武術,再現武野風華。

 七崁武術文教基金會總幹事林宜廷指出,武野有三寶,一是布雞拳,二是開口獅,三是傳統醫療響馬丹,都將在活動中呈現,這也是該會長期努力的目標,傳承武術生活,開創新的生活武術。

 15日登場的西螺七崁武術嘉年華,號召近20年來在學校或社區參與七崁武術綜合套路的青年學子、社區與武館師父,齊聚西螺大橋,演繹綜合套路千人大展演,分享給全國武術愛好者。

 基金會執行長李明哲表示,老師父們為了一年一度的大會師幾乎使出渾身解數,展現最靈活狀態,他每年跟著練拳,深刻感受到老師父們渴望有人傳承的心情。

(中國時報/周麗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