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1・中時-專題報導

2018-04-11・中時-專題報導
顯微重建獨門醫術 把腳趾變手指 魏福全妙手回春

福全為中央研究院首位「外科醫師」院士,以「腳趾移植重建手指頭」、「腓骨骨皮瓣重建」、「穿通枝皮瓣」等3大原創性的顯微重建手術,將台灣的整形外科技術推至世界頂峰。美國外科學院10月從8萬多名會員當中,選出20人頒發榮譽院士,魏福全是其中之一,大會以「你改變了當今外傷和腫瘤的治療方式」的讚詞,肯定他的貢獻。

採訪前一天,魏福全早上8點進手術房,午夜12點才離開醫院。1981年,他從加拿大進修完歸國,時逢經濟起飛,工廠林立,工安意外頻傳,他立刻學以致用,至今,林口長庚完成2萬8637例顯微手術重建病例,全球排名第1。儘管已是顯微重建手術的巨人,他有一個夢,希望透過頂尖的醫療技術來宣揚台灣,「期盼成為台灣的醫療大使!」以下是魏福全接受本報專訪摘要。

原創手術 改寫外傷治療

問:請談談3項原創性顯微重建手術的重要性。

魏福全(以下簡稱魏):「腓骨骨皮瓣」是我透過解剖學研發出來的,能修補因癌症、外傷造成的缺損,包括上顎骨、下顎骨等,這技術增加世界上20~30倍的重建能量,現在全世界有9成相關重建案例是採用我的技術。「穿通枝皮瓣」是透過把血管從肌肉中分出來,讓身體有無限的皮瓣可供移植,同時美化移植外觀;「腳趾移植」方面,我雖不是第一個做腳趾移植的,但我把該技術改良到最好與最多元,做到多趾移植、外觀與功能最佳化,並將腳的傷害降到最低。
這些都是當前全球最頂尖的技術,現在世界上只要談到上述3項技術,一定會講到台灣、長庚醫院和我,而腓骨骨皮瓣和穿通枝皮瓣,更受到國際「改變當今外傷和腫瘤的治療方式」、「永續造福病人」的肯定。

精進技術 永續造福病人

問:顯微重建手術有多困難?

魏:為移植重建,要把兩部位的血管接血管、神經接神經,透過顯微鏡,在管徑約1公厘的血管神經上縫8~10針,但這只是10幾關中的最後1關而已;以腳趾移植為例,術前要評估移植處的血管神經是否完好、拿掉腳趾是否影響行走,術中要將骨頭、肌腱、動脈靜脈、神經一條條分出來,截斷後再接上;傷口縫合後還要確認血壓體溫正常、避免血液凝固。

問:這些年來印象最深刻的案例?
魏:上周一有名癌友,切除整個下巴骨和4/5個舌頭,我們得用腓骨來重建下顎、大腿皮瓣重建舌頭,但舌頭重建過程中,血管吻合出了問題,得立刻想辦法解決,也讓手術時間增加5小時,對體力是種挑戰。我早上8點進手術房,午夜12點才離開醫院,除感謝專業的醫療團隊,更要感謝顯微手術加護病房的護理師悉心照料病患,我才能放心回家。

異體移植 即將挑戰變臉

問:您最近有一本書獲獎,可否談談這本書?

魏:上個月由英國醫學會主辦的世界性書展,在各領域選出一本最傑出、相當於該領域「聖經」的書籍,當中,所有外科領域均被歸於一類,我和學生Dr. Samir Mardini合編的「Flaps and Reconstructive Surgery」第2版,獲得外科領域首獎,對亞洲人來說相當難得,也讓我非常驕傲。

問:國際間談論熱門的變臉手術力,台灣是否有這能力?

魏:我們2011年正式成立研究中心,探討如何控制異體移植時,最重要的免疫問題,2014年起,我們陸續完成單手、雙手異體移植,臉移植方面,雖然技術更難,但我們的技術層次已完成,目前正謹慎挑選適合的病人。

未來夢想 盼當醫療大使

問:您未來還有什麼夢想?

魏:我在國外,常發現大家對台灣進步的醫學技術非常驚訝,這正是宣揚台灣的一大賣點,未來有任何能宣揚台灣成就的機會,例如培訓東南亞國家的醫師,我會盡量把握參與,期盼成為台灣的醫療大使!

(中國時報/倪浩倫)

 魏福全多年來共編輯18本英文教科書,撰寫專章達114篇。(鄭任南攝)

魏福全多年來共編輯18本英文教科書,撰寫專章達114篇。(鄭任南攝)
堅守行醫初衷

走上整形外科之路 全因羅慧夫

台灣的醫療聞名全球,魏福全以顯微重建手術,把台灣整形外科技術推到全球頂端。最初選整形外科、以及影響最深的人就是他的老師羅慧夫。

美籍醫師羅慧夫於1959年以宣教士身份來台,說得一口流利閔南語,長期致力於治療台灣的唇顎裂兒童,最初擔任馬偕醫院院長,並成立台灣第一個「唇顎裂治療中心」;1976年受王永慶之託,擔任長庚醫院創院院長和整形外科主任,並成立首個落實專業分科的「顱顏中心」。他在台行醫40年,曾創立許多第一,包括主導成立台灣第一個加護病房、生命線、燙傷中心、小兒麻痺重建中心等,於1999年退休返回美國。

隨著愛美風氣愈盛,愈來愈多醫師投入醫美領域。魏福全說,他之所以能維持初衷至今,就是因為感受到羅慧夫的奉獻精神。他念醫學院時,就知道羅慧夫為了榮耀上帝,放棄在美國從醫的優渥生活,到台灣治療唇顎裂患者等事蹟,畢業後,他也前往羅慧夫當時服務的馬偕醫院當住院醫師,並在老師要他「出國學國內沒有的技術,回來貢獻給國人」,便出國學習顯微重建手術。

因為羅慧夫的推薦,開啟了魏福全走出國際的第一步。魏福全說,返國後,某次羅慧夫受邀參加一場國際會議,卻推薦魏福全代表他參加,儘管當時已做出了些成果,但究竟和別人相比如何「完全沒概念」而相當緊張;但在報告後,發現自己的東西不錯,雖然高興但仍怕是「自我感覺良好」,因此開始想去印證自己的實力。往後就開始積極參與各種會議,展現自己也向外界虛心學習。魏福全回憶,當時每次報告前,都會先站在羅慧夫面前,用英文念稿、解釋給他聽,「我現在英文演講能呈現的這麼好,都是老師給我的」。

(中國時報/倪浩倫)

魏福全10月獲美國外科醫師學院頒授榮譽院士,是台灣首位獲此榮譽的醫師。(魏福全提供)
魏福全10月獲美國外科醫師學院頒授榮譽院士,是台灣首位獲此榮譽的醫師。(魏福全提供)

學生敬重他 嚴謹求完美  患者感念他 讓人超安心

從醫30幾年,魏福全心中總秉持著「傳承」的心念,在羅慧夫的教導下,他的學生散布全球,桃李滿天下。

魏福全的學生之一、現任嘉義長庚院長林志鴻,以上肢、下肢顯微重建手術的技術聞名全球,他曾替1名連腓骨都沒有的病人,改採肋骨移植,避免雙腳截肢的悲劇。談到魏福全,林志鴻說,幾十年下來,始終感受到老師嚴謹、追求完美的態度。在魏福全指導下,他把顯微重建移植手術持續創新和發揚光大。他表示,現在有些整形外科醫師,因為個人生涯的規畫,轉投入較容易賺錢的領域,但還是很多人受到老師影響,持續致力重建手術。

現年近50歲的小陳,14年前下顎長了造釉細胞瘤,在他院進行刮除手術,復發後轉院進行腫瘤切除手術,術後卻未接受移植手術,僅靠著鈦金屬板支撐,4年前板子斷裂後,在病友推薦下,找上魏福全醫師。

小陳回憶,過去手術,其他醫師都沒仔細講解病情,「認為反正你也聽不懂」,魏福全卻花了超過半小時解釋「手術要怎麼做」,由於要取小腿的骨頭重建下顎,術前還做了步態分析;術後,魏福全還拿著手術紀錄檔,告訴他手術的過程,後續在口腔外科植牙時,他還時時給予關心,「讓病人超安心」。

小陳曾見過許多開刀切除後、未重建的女病友,常因外觀受影響而失去自信,更有病友的小孩「不願媽媽到學校」,相當痛心。他說,魏福全深具同理心,知道除了「救命」之外,維護患者「生活品質」也相當重要。

(中國時報/倪浩倫)


  • 策畫:謝錦芳、倪浩倫
  • 執筆:倪浩倫
  • 攝影:鄭任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