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情局少將陳虎門因江南案而知名,並曾入獄。陳虎門是以化名「陳奕樵」晉升少將,「樵字輩」在情報員中輩分相當高。現年78歲的陳虎門,擔任退休情報員組成的忠義會會長。外界知道陳虎門,都與江南案有關,事實上,他的情報生涯多采多姿,曾赴滇緬打過游擊,也曾前後3次駐外,以下是他接受《中國時報》專訪談情報生涯的重點摘要。
今天姓白 明天姓萬
問:怎麼和情報工作產生淵源?
答:我父親北大畢業,也讀過保定軍校,後被吸收做諜報工作抗日,從小父親就常對我說,從明天起,有人問就說是姓白,一定要記得;過一段時間,住到另一個地方,父親又叮嚀,從明天起,要說是姓萬。所以我從小耳濡目染,對情報工作有概念。
問:又怎麼加入情報局?
答:我體能很好,高中是全國高中生的拳擊冠軍,後念高雄水產學校,畢業後,先在做立委的親屬公司工作,後去跑遠洋漁船,是最辛苦的拖船,跑了一年半,船長說我當船員是大材小用,問我要不要考情報局,原來,這個遠洋船長就是情報員,觀察我很久後,決定向局裡推薦我,我就祕密去考試,然後就錄取了。
前進基地 走了38天
問:年輕時的情報工作,最值得回憶的是?
答:去滇緬打了3年游擊,吃盡苦頭。我是情報局第2批派去滇緬的,一共有30人,代號叫「定南二號」。我只是中尉,當時不知去幾年,也不知去哪,更不知道什麼時候回來,前一批5個人,有3個人死在那。
問:是怎麼去滇緬的?
答:我記得很清楚,民國57年元月4日,先叫我們到北投,把身上所有和台灣有關的東西都拿走,發一套內衣褲,再到松山機場,坐C-47運輸機,機身沒有任何標誌,而且怕油不夠,還把前面座位拆掉一半,加了副油箱。等於是坐在油桶上。
飛到泰國上空,塔台指示降落廊曼機場,此時,飛機做個降落的假動作,隨即轉個彎,飛到寮國永珍北汕機場,當時早已有人拿著火把在下面接應,然後機上幾十個人就像下水餃一樣「噗通、噗通」跳下機,飛機不落地就飛回泰國降落。
隨後走了38天,所有交通工具都用上了,有火車、船、騾子等,走到沒路,用開山刀砍路,最終到了基地。我只有8個字形容,「面目全非、體無完膚」。
吸收人員 就地訓練
問:打游擊的生活怎過的?
答:在叢林間打游擊戰,每人背袋米,常換不到糧食,有時喝的稀飯都可以數得出米粒,吃芭蕉心;那裡的雞很小,巴掌大,有一天,下一顆蛋,大家提議煎個荷包蛋,再切成8份,一人吃一小口。有些人更是有什麼吃什麼,連豹子肉也吃。每天晚上睡覺槍不離身。
問:情報局派人在滇緬的意義何在?你都做什麼?
答:我是做情報的。在金三角是原始森林裡面,不毛之地,但也是我對大陸最重要的陸地突擊基地,是除了台灣本島外,最大的據點。左腳在大陸、右腳在緬甸。最早取名叫「符堅部隊」,但符堅在淝水之戰戰敗,不吉利,所以改名為「光武部隊」,最盛時,有4個工作大隊,情報局陸續派了2、300人到那,除了蒐集情報,並吸收當地原住民,訓練打游擊,緬共、緬甸正規軍以及穿便服的中共都打過,也犧牲了很多人。
情蒐能力 老美佩服
問:在那蠻荒之地,搜集得到中共情報?
答:當然可以。大家工作是一腔熱血,而且很多重要文件,也是從滇緬管道取得,最有名的一個絕對機密文件,就是所謂的四號文件,即林彪事件,是我們從滇緬拿的。美國中情局還不相信,把機密文件的紙張剪一角,送到美國本土化驗,確定是大陸公家機關的用紙,才真的相信林彪死了這則情報。
我們在雲南吸收了一些人,再靠交通把情報傳到邊境,很多大陸第一手的文件書報,都是這樣拿到的。
(中國時報/呂昭隆)
想當年滿心報國 待遇低沒人計較
談未來…設法營救失事人員
陳虎門從事情報工作超過40年,他說,以前大陸經濟不好,台灣民主富強,有號召力,情報工作較好做;現在大陸的經濟好,台灣又去中國化,情報工作要怎麼做?已不容易吸收對岸的人,情報工作非常不好做。
陳虎門說,政治人物喊台獨,但他們會去作戰?主張台獨的人真願意上戰場?如果他們不去,又叫誰上戰場?
陳虎門擔心現在沒有人想做情報工作,軍情局招人,雖然待遇不錯,但年輕人意願不高,招進來的,做沒多久,又走了,搞到基層幹部不夠,只好往三軍部隊要人。他說,他們那個時代做情報,滿心報國,像派駐滇緬,連什麼時候回來、能不能活著回來都不知道,而且待遇又低,但沒有人計較,反而都以能派到那裡為榮。
陳虎門說,過去這些年,軍情局長換了11人,顯示政府根本不重視情報工作。他認為,情報工作是長期永久性的,大陸工作只是階段性的,不管有沒有敵人,都要一直做。
此外,陳虎門還呼籲政府要重視營救失事人員,他說,軍情局對失事情報員與家屬的照顧,並不是沒有做,但做得還不夠;軍情局長如走馬燈般異動,加上與失事同志沒有「情感」背景,連認識都不認識,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況下,設法要求中共釋放我失事情報員這個議題,從未被認真看待。
陳虎門說,他曾因江南案而失去人身自由,因此知道自由的可貴,過去他在軍情局任職時,也派了不少情報員去大陸情蒐,對失事人員有道義責任,唯「人微言輕」,雖然有心想做,卻是廉頗老矣。
(中國時報/呂昭隆)
採訪側記
情報世家 三代都是同行
陳虎門一家三代,從父親到自己的兒子,都是情報員,是典型的情報世家。他父親開的天廚餐廳,直到今天,員工仍是以情治單位退休人員或眷屬為主,也是情治單位經常出入之地。由於陳虎門在情報界的輩分高,又曾3度派駐泰國,駐泰期間,連中共國安單位都要去拜碼頭。
由於陳虎門的情報工作實務經驗豐富,這些年來,只要和情報有關的新聞,媒體常找陳虎門評論,而他也常憑經驗,一語道破個中玄機。
例如,國軍階層最高的共諜羅賢哲少將,駐泰期間常去陳虎門處走動,他認為羅賢哲是無法升官才走險;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的同父異母長兄金正男,在馬來西亞機場遭暗算,陳虎門說兩位女殺手是外行人,留下敗筆,但任務卻是成功的。
陳虎門是軍情局唯一策畫執行過暗殺計畫的人,即數十年前的「江南案」,軍情局找竹聯幫殺手赴美,刺殺寫蔣經國傳的江南。陳虎門說,江南案的殺手也是外包,最後行動雖成功,但也留下許多敗筆,與金正男案神似。
事實上,陳虎門多年來一直關心兩岸換俘的事,特別是,他在軍情局擔任少將主任時推薦的一名交通楊銘中,他是目前為止,我方情報員被關最久的。楊銘中新婚未幾日便失事,陳虎門一直與其家人保持聯絡,對楊銘中,心頭也有著一份虧欠。
楊銘中是擔任前中共解放軍將領劉連昆第二任的「交通」,劉連昆是我吸收的解放軍將領。陳虎門一直認為中共對楊銘中太嚴厲,楊只是約聘人員,未受過情報訓練,大陸實在沒有必要把他關這麼久。
大陸抓到我諜報人員,多半是判刑後才公布,有時也會選擇不公布,儘管台灣「籌碼」不多,但還是有交換的條件,特別是朱恭訓與許昌國換俘獲釋後。陳虎門一直盼著兩岸無論透過正式或非正式管道,應協商釋放情報員,以示善意。
(中國時報/呂昭隆)
- 策畫:謝錦芳
- 執筆:呂昭隆
- 攝影:陳怡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