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12・Array

2022-10-12・Array
社評/不要低估中國決策的靈活性

長期研究美中關係與地緣政治的美國外交大老季辛吉,認為俄羅斯在烏克蘭軍事行動失利,將使中國大陸向美國傾斜。習近平中共20大後權力將更加鞏固,對美關係會更加強硬或做出調整,外界有許多不同的解讀。11月間20國集團將在印尼峇里島舉行峰會,屆時美國期中選舉已底定,兩國國內政治干擾因素減少,習拜若能趁此機會舉行面對面會談,中美關係可能出現新的風貌。

中美非零和關係 可以期待

季辛吉3日在紐約亞洲協會(Asia Society)評論美中關係時指出,「習近平給了普丁一張空白支票,他一定以為這場入侵會成功。」但北京錯估俄羅斯的實力,隨著俄烏戰局僵持,北京陷入兩難。北京為了避免被西方孤立,會改變對美國的態度,兩國關係有望趨緩。

而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21世紀中國項目主任謝淑麗則認為北京在周邊地區的軍事活動、對香港的嚴格控制與對美國的挑戰,是中國大陸「過度執行」的政治文化。她認為在中國的官僚文化中這種「過度執行」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一時難以扭轉,習近平的第三任期仍有可能維持強勢作風。

大陸防疫上堅持清零,地方官員的執行確實出現這種過度的行為,也引來不少民怨。但是她忽略了中國人,特別是中共的領導階層刻在骨子裡的實用主義基因。這種實用主義所帶來的靈活性,特別是用於經濟活動與對外關係上,表現出極大的彈性與可能性。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黎安友在比較習近平與普丁時,認為習近平比普丁聰明,他所說的聰明就是這種實用主義的靈活,進退有餘。

進入第三任期,習近平的權力將更為強化,他可能維持強勢的作為,但不會缺乏彈性,特別是在中美關係上。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9月時利用參加聯合國大會之便,在亞洲協會紐約總部發表演說,除批評美方縱容台獨,企圖改變台海現狀之外,他還表示希望中美雙方從歷史經驗中尋求找到正確的相處之道,共同探索構建新時代的中美關係。

上個月,中國駐美大使秦剛還訪問了中國福耀玻璃投資的位於俄亥俄州的汽車玻璃生產基地。他強調,中美合作絕不是零和遊戲,而是互利共贏。所以建構可持續的中美關係,在20大之後,應該仍是北京所追求的。

法德領導人訪中 好的開始

拜登就任以來,延續前任川普對中國的貿易戰與科技戰,甚至變本加厲。除了在科技戰上對中國大陸晶片需求造成一定的困擾外,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逆差反而有增無減,想要在經濟上脫鉤仍窒礙難行。最近美國外交政策協會發布報告《美國的商機以及中國就是商機》,呼籲美國政策制定者轉變對華錯誤認知和政策,正確看待中國並加強美中經貿合作。該報告指出,中國市場就是美國的重要商機,美國很難與中國完全「脫鉤」。根據中國大陸公布的資料,今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總值同比增長12.7%,美國實際對華投資同比增長26.1%。

中美競爭是長期性的大國博弈,美國許多有識之士也都清楚這一點,過度的對抗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固然目前美國在烏克蘭有效的牽制俄國、弱化歐盟,加上聯準會的升息對全世界進行金融收割。但長期來看,俄烏戰爭對俄羅斯的金融制裁,反而加速一些能源國家去美元化,並且讓美國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下降,從這次OPEC+減產行動就可以看得出來。美國對烏克蘭投入將近千億美元的援助,國內也開始有人質疑美國會不會自己也陷入烏克蘭的泥沼。

普丁才在上合組織峰會與習近平會面,媒體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德國總理蕭茲都有意11月間訪問北京。美國大權正在削弱,世界局勢越來越需要兩個大國的協調,中國崛起也需要和平的外部環境,若說習近平會因為普丁軍事失利而轉向華盛頓倒也未必,但是為了長期的發展利益,習近平應該會表現出一定的靈活性,試圖與美國找出新的互動模式來。(旺報/本報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