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製造業產能過剩的議題,不只成為歐美攻擊標的,對國內經濟副作用似乎也在發酵中,成為一記「七傷拳」。《華爾街日報》報導,從經濟數據來看,中國企業在國內外的定價能力正在減弱,利潤壓力或將持續增加;中國如果持續過度投資製造業,那最終埋單恐將是中國銀行與政府。
報導指出,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速超過大多數人預期,同比增長5.3%,主要歸功於強勁的工業產出和出口。但相關經濟數據也表明,產能過剩是真實存在,而且可能對中國本身造成損害。
報導解釋,雖然中國的工業引擎在1月和2月加速,但在3月卻再次減速:產出僅同比增長4.5%,與1至2月裡7%增速相比大幅下降。更值得關注的是,第一季製造業產能利用率驟降至73.8%,這是自2015年以來最弱的一個季度。
「從量上看,中國3月出口創下近10年來高點。但就價值而言,僅勉強高於2023年10月的水準。」報導直言,企業在國內外的定價能力都在減弱,利潤壓力可能正在增加。事實上,大陸3月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4.9%的數據表現,似乎也可佐證上述說法。
此外,私營部門的製造業投資的外部需求不能很快好轉,而中國國內經濟仍然疲軟,那麼最終這些投資將需要放緩。否則就像房地產和基礎設施領域現在面臨的困境,政府或國有銀行將不得不開始以更直接的方式消化向工業部門發放過多貸款的代價。
報導還稱,更值得玩味的是產能利用率的細分數據。在中國政府最看好的汽車和電氣設備等行業,產能利用率的下降尤為明顯。這些行業即所謂的「新質生產力」,包括電動汽車、晶片和太陽能電池板。2024年第一季,汽車製造業產能利用率降至65%以下,遠低於2016年年中69.1%的上一次低點。
報導也稱,如果利潤壓力開始迫使一些「新質生產力」的產業著手放緩投資,那麼政府將有必要推出財政政策,以支撐經濟增長。(旺報/陳柏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