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官方對話停擺,緊張局勢令人重新回想起1990年代台海危機期間「兩岸密使」所扮演的溝通角色。學者指出,台灣在政治改革及民主化的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觸及國家定位及兩岸關係,而兩岸溝通的意義就在避免擦槍走火,但在當前兩岸實力差距過大的情況下,避免衝突恐將愈來愈困難。
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教授薛化元11日在國史館以「台海兩岸關係與民主改革」為題,講述前總統府資政曾永賢及前國安會副祕書長張榮豐在90年代扮演的「兩岸密使」角色。1924年出生的曾永賢曾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被捕後「自新」,任職調查局,投入大陸問題研究與教學逾半世紀。
曾永賢1990年出任國統會研究委員,獲時任總統李登輝委任為密使。據張榮豐回憶,曾以其豐富的研究經驗及個人的關係,和對岸取得聯繫;二人在1992年9月經港澳進入大陸,在大陸總政聯絡部部長葉選寧安排下見到時任中共中央對台工作小組組長、國家主席楊尚昆,建立起兩岸的祕密溝通管道。
薛化元指出,曾、張二人成功建立與中共的祕密溝通管道,讓李登輝政府可以掌握更多重要的中共情資並透過溝通,減少台海兩岸互動因誤判產生的衝突。1995年至1996年間發生的台海危機,便是由於事前取得可靠情報,因此在對內部分,李登輝政府將應對重點放在安定民心,對外則爭取國際重視。
薛化元分析,當時,兩岸祕密溝通管道能夠建立的原因,除了曾永賢的個人因素外,還有中共給予台灣在溝通上合理的位置跟空間。他認為,台灣在1990年代的政治改革及民主化過程中,無可避免地會觸及國家定位的問題;在多重因素影響下,由祕密溝通管道建立的兩岸聯繫在2000年後已難見作用。
兩岸當前無直接溝通管道,雙邊衝突擦槍走火的機率是否會提高?薛化元坦言,目前的狀況恐比李登輝時期更嚴峻。雙方的實力差距不要太大,是避免衝突的有效因素;若差距過大,避免衝突恐將愈困難。對目前的台灣來講,爭取外國的聲援和支持或將是一條重要的路。(旺報/朱紹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