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招商「反內捲」拉開序幕。過去幾年擴大力道招商引資被視為拚經濟象徵,但也出現招商引資陷入拚政策、拚補貼、拚土地的同質惡性內耗,已讓大陸官方正視並祭出行動。日前多地政府紛紛裁撤內部招商部門,部分取消基層招商指標,同時組建招商公司,要以更市場化形式進行招商,未來招商將更多比拚的是軟硬營商環境。
從衝擊來看,大陸這波招商反內捲影響最大的是中西部城市。雖然近年中西部成了新一輪建設與產業轉移重點。但從經濟實力、產業基礎等條件來看,與東部沿海地區比較仍不具優勢,過去能強調的稅費政策、土地資源和勞動力成本,都可能隨這波改革趨於減弱。
據陸媒分析,各地裁撤招商部門的關鍵原因之一是財政獎補、稅收返還、土地優惠等招商模式已行不通,更帶來地方財政壓力。
中國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自由貿易港(區)專委會會長宋向清指出,稅收優惠與獎補式等招商引資模式開始出現局限性,「最大的問題是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區域之間吸引外資會形成競相突破政策、法律框架的惡性循環。
大陸官方從8月1日正式實施的《公平競爭審查條例》,就明確不得給予特定經營者稅收優惠與選擇性、差異化的財政獎勵或補貼。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會議也強調,要強化行業自律,防止「內捲式」惡性競爭,強化市場優勝劣汰機制,暢通落後低效產能退出管道。
陸媒分析觀察,未來大陸招商競爭將更多比拚硬環境與軟環境。具體來說,硬環境包括經濟產業或資源;軟環境則是營商環境。但營商環境的建設並非一蹴而就,需要長期的努力與累積。(旺報/吳泓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