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出現第27、28例確診個案,指揮中心定調為國內第三起「零星社區感染」案例,指揮官陳時中更強調,白牌司機已經找到來源,僅剩2例追查中。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則質疑,美國疾管署CDC對國內主動宣布,已經出現社區傳播的風險,反觀台灣卻傾盡人力,舉國調查感染來源,只為了證實不是社區感染,「結果每講一次,隔兩、三天又出現一例,有意義嗎?」他強調,現在應該要超前部署,及早因應社區感染時的人力整備工作,否則要像現在三起個案都沒有出現院內醫護感染的「奇蹟」,很難持續下去。
曾參與抗煞,前衛生署疾管局長、國衛院特聘研究員蘇益仁表示,他表示,社區感染的意義就是感染源不明,有可能會傳播出去,而目前發生的三起家庭群聚感染個案,都不是一開始正規程序發現,甚至最後27例80歲老翁還是結核病時擴大通報溨撈出來,等於就是漏網之魚,「如果說一開始防疫有效,那為何確診者還一個一個跑出來?」
因此,蘇益仁表示,既然已經發生三起案件(案19白牌司機、案24兩年無出國史老婦、案27無出國史80歲老翁),防疫應該要升級,從政治經濟整體考量來看,而不是像現在,舉國防疫都在進行精緻的疫情調查,他質疑一例、兩例可以做,那未來五例、十例,越來越忙也有辦法這樣追嗎?
蘇益仁指出,就像美國從鑽石公主號上本有14名陽性,下船返國者中後來又採驗出4個陽性,再加上3名從武漢回來的,美國CDC因此主動宣布「美國已經進入社區傳播的可能風險」,台灣呢?這三例這麼明顯了!
「防疫第一個法則,要守住」,蘇益仁說,這三例已經很明顯,而既然已經這樣,就要趕快預防,超前部署,而不是現在退後來專門注意感染源頭,即使都找到來源,難道要每隔兩、三天後就跑出「社區零星個案」然後不停爭論下去嗎?
蘇益仁提到,目前每一例個案都有上百名醫護的接觸史,這三例家庭群聚共隔離的三百多個民眾,且他們都有住過加護病房,也有用呼吸噴霧裝置,都是在高溫下的醫療環境,若有用插管就更危險,等於幾百個醫護都暴露在高風險環境中工作,至今卻都沒有感染,只能說是「奇蹟」。
蘇益仁表示,台灣應該盡快超前部署,四月將很快面臨大陸武漢封城解禁,以及世界衛生組織解除旅遊禁令,屆時可能會有很大陸人大舉來台,只有提高到國安層級,才有辦法因應這兩大挑戰。
(中國時報/鄭郁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