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8・旺報-綜合報導

2021-04-18・旺報-綜合報導
棉花之後 西方將打擊新疆太陽能

 大陸《環球時報》報導,繼年初美國太陽能行業協會(SEIA)宣布成立「反強迫勞動」聯盟,劍指新疆太陽能產業後,最近美媒一則題為〈祕密和虐待的指控縈繞中國在新疆的太陽能工廠〉報導,再次宣稱被軍警「跟蹤」、衛星地圖、德國學者鄭國恩的所謂「報告」,《環時》表示該報導企圖給新疆太陽能產業扣上「強迫勞動」帽子。大陸專家指出,從棉花到太陽能產業,新疆的主要產業接連成為西方的狙擊目標,其目的不僅是要對新疆進行「產業滅絕」,更是試圖破壞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的合作。

 《環時》15日針對外媒指涉的新疆大全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採訪董事長張龍根,他堅決否認所謂「強迫勞動」指控。指從2月遭西方抹黑以來,公司股價從130多美元跌到60多美元。但與棉花不同,中國太陽能產業是全球太陽能產品供應主力軍,對美國有很強的產業優勢,美國打壓新疆不會給中國太陽能產業鏈帶來任何實質性影響。

 《環時》報導,資深太陽能產業從業者代延嶺說,中國多晶矽2021年產能預測達56.7萬噸,占全球85%以上,其中新疆矽材料占全大陸57%。他強調:「多晶矽生產並非勞動密集型產業,企業最關注電價,人工成本在製造成本中占比非常小,根本不是關注點。」

 張龍根表示,他的員工都必須是具備相當專業知識並且經過專業培訓的技術工人和工程師,勞動力成本占比不到7%,矽材料生產並不是勞動密集型產業。

 報導指,歐美不滿中國政府給予了太陽能企業大量補貼,生產成本又相對低廉,這使得中國的太陽能板等太陽能產在國際市場上價格極具競爭力。不僅美國的太陽能產品很難進入中國市場,就連在協力廠商市場,歐美企業現在也在節節敗退給中國產品。

 《環時》報導,與西方媒體描繪的「大批少數民族工人被強迫進入工廠勞動」的畫面不同。新疆大全公司1934名員工中只有少數民族18人(沒有維吾爾族人),占比0.93%。

 代延嶺說,中國太陽能產業成為西方「眼中釘」是因2010年之前,全球太陽能使用的多晶矽被美、德等企業壟斷,價格漲到每公斤500美元,經過十多年發展,中國生產的多晶矽打破了暴利壟斷,使太陽能行業「度電成本」(發一度電所需成本)以驚人速度接近或低於傳統能源。

 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副研究員王垚表示,西方其實是項莊舞劍,無論打擊棉花還是太陽能產業,都是在破壞整個中國參與全球價值鏈合作現狀,都是西方「全球價值鏈去中國化」行為一部分。

(旺報/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