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家統計局16日公布的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和固定資產投資均遜於市場預期,鑒於最近又收緊防疫限制,這一趨勢可能會變得更糟。有專家綜合工業、消費和投資作分析,預計第3季經濟增長將跌破6%的水位,下半年穩增長面臨的壓力進一步加大,需考慮採取更進一步的財政寬鬆政策予以支持。
統計顯示,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去年同期增長6.4%,創去年8月以來最低水準,2年平均增長5.6%;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8.5%,為年內最低水準,2年平均增速為3.6%;1-7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10.3%,亦為年內最低水準,2年平均增長4.3%。
大陸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淩暉表示,7月在面臨高溫、暴雨以及部分地區局部疫情散發的狀況,國民經濟主要指標增速有所回落,但總體來看,主要宏觀指標累計增速保持在合理水準。從下半年來看,去年經濟受到疫情影響,整體趨勢是前低後高,今年受基數影響,全年來看主要經濟增速會呈現前高後低的狀況。
年底前 消費恐難恢復
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王軍表示,7月消費年增速回落至個位數,顯著低於市場預期,繼續成為拖累經濟復甦的最主要力量。主要由於南京等地疫情引發超過半數省份疫情再次爆發,人員流動和線下消費都受到顯著影響,部分地區洪澇災害也對經濟生活產生較大擾動,消費修復短期受阻,維持低迷狀態。目前看,到年底前消費都很難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這也將進一步拖累第3季度經濟增長。
中海晟融首席經濟學家張一指出,需求是決定經濟短期增長的動力,在整體需求不穩的情況下,供給不可能無限擴張,這是導致工業增加值增長低於預期的最主要因素。此外,疫情的反覆和上游大宗商品價格也對工業生產帶來一定的制約。
基建、房產、製造業真跌
受政策、極端天氣和疫情蔓延的衝擊,房地產投資和銷售亦全面降溫。從新開工、施工面積角度來看,7月的2年平均增速均由正轉負為-6.5%和-7.8%。
東吳證券宏觀團隊認為,7月工業、社零銷售的下滑更多有「假摔」因素,但基建投資、房地產投資、製造業投資的走弱則反映出「真跌」。預料宏觀政策還需要維持一定力度,關注財政政策的積極發力,而貨幣政策進一步降準則可期待。
(旺報/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