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27・旺報-綜合報導

2022-02-27・旺報-綜合報導
拜登遏制中國 新瓶裝舊酒

 

北京大學法學博士,中國國際關係學院知識產權與科技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郝敏2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司法部23日宣布終止備受爭議的「中國行動計畫」。有分析認為,這表明拜登政府對北京的態度軟化和妥協,或解讀為美國對中科技政策鬆動回檔的積極訊號。事實上,「中國行動計畫」的終止並非改弦更張,而是新瓶舊酒,各界依然要對美國打壓遏制中國的決心,保持清醒認識,避免陷入盲目樂觀。

郝敏指出,「中國行動計畫」叫停的原因有三:一是,遏制對中科技交流的威懾目的已經達到。二是,種族標籤定性挑戰該計畫存續的合法性。三是,美國維護自身科研優勢的需求和考量。

郝敏分析,美國司法部終止「中國行動計畫」並非改弦更張,而是新瓶舊酒。一來,它名為終止,實為更新升級。僅是取消招致詬病質疑的名稱,並沒有改變針對性目標和實質內容。

二來,美已另推出「對抗民族國家威脅戰略」。採取全方位綜合手段,以安全威脅為導向,重點部署打擊對國家安全構成最大威脅的領域,與原版「中國行動計畫」並無二致。

郝敏強調,更何況,涉中人才案件仍在持續推進。據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報導,目前仍有6起針對研究人員的「中國行動計畫」案件尚在審理,其中3人為美國華裔。最受關注的是下月將在堪薩斯受審的化學工程教授陶豐,被指控沒有披露和中國的合作關係。雖和陳剛案相似,且上周檢方撤銷了10項重罪指控中的2項,但美司法部對推進其餘指控的審判進程毫不放鬆,判決結果也很難樂觀。

郝敏指出,未來美司法部將主要對「打擊謊報或瞞報與中國合作關係的學者」進行程序改進。根據2022年1月美國國家科學技術委員會新推出的《國家安全總統備忘錄(NSPM-33)實施指南》指導意見,審視相關研究人員是否「充分披露其外國機構的隸屬狀況」。

 

(旺報/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