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大陸吸收外資仍保持兩位數增長。大陸商務部網站昨(14日)公布數據顯示,今年1至5月,全國實際使用外資金額5642億元(人民幣,下同),年增17.3%。從來源地看,韓國、美國、德國實際對華投資分別增長52.8%、27.1%、21.4%。
實際使用外資是指大陸在和外商簽訂合約後,實際到達的外資款項,可以真正體現外資利用水準,也是經濟發展催化劑,合理引進外資是經濟工作一個重點。
從行業看,今年前5月大陸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金額4233億元,年增10.8%。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年增42.7%,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增長32.9%,高技術服務業增長45.4%。
中國世界貿易組織研究會副會長霍建國表示,從去年開始,中韓雙邊貿易和投資就有所恢復。韓國並不想放棄中國市場,目前有加快投資的意向,特別是產業投資。高技術產業吸收外資增長迅速是一個好現象,主因涉及到上游的加工或研發,其中不乏合資企業,中國在汽車零組件上已占據比較主動的競爭地位。特別是隨著新能源車的發展,在鋰電池和一些主要零組件上,中國都是主要的供應商,這兩年出口也比較高,這一部分是由合資企業貢獻的。
大陸商務部發言人束玨婷此前表示,新版外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開汽車製造等領域外資股比限制,有力帶動引資規模增長。各部門推出一系列便商政策,包括保障內外資平等參與政府採購、延長外籍個人所得稅減免政策等,也穩定了外商投資預期和信心。
中國英國商會5月31日發布的《2022年在華英國企業建議書》中表示,中國的市場潛力、金融服務、零售和消費品等眾多行業循序漸進的持續開放以及中國的創新潛力和氣候承諾,都是企業對中國市場保持樂觀的原因。
(旺報/葉文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