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01・中時-綜合報導

2022-08-01・中時-綜合報導
日大賺食品中間材 學者籲台灣借鏡

利用加工產業優勢 日與貿易夥伴共享利益 徐世勳促參考

 

近年來台灣農漁產品出口屢屢受挫,令人憂心台灣農漁業是否失去競爭力?農經學者以日本為例指出,台、日同樣土地稀缺、生產成本高,但日本透過全球食品價值鏈戰略改以「中間材」賺錢,從過去僅是「made in/by Japan」變成「made with Japan」,發揮日本食品加工產業優勢,台灣應以此為鏡。

台灣產業關聯學會名譽理事長、台大農經系前系主任兼所長徐世勳接受本報專訪表示,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為加入TPP,2013年就提出「進攻型農業」,目標將日本農林水產品出口額由2012年4500億日圓增至2020年1兆日圓,亦即從上游源頭生產到下游需求端的跨國參與,賺取冷鏈、倉儲、技術服務等「中間材」附加價值。

徐世勳說,日本當初是成立「公私夥伴委員會」,在海外發揮冷鏈、食品加工等優勢,從早期「日本製造(made in Japan)」到「日本企業製造(made by Japan)」,乃至「與日本共同製造(made with Japan)」,與貿易夥伴國家共享附加價值增加的利益。

例如,日本胡蘿蔔很多由台灣和中國大陸OEM代工生產,但昂貴的種苗卻由日本進口,生產期間的農業用水、用電則由台灣政府補貼,之後再由日本商社專賣。這種「外包」大幅降低日本的土地、勞動等生產成本劣勢,也賺取大部分附加價值,這就是「進攻型農業」戰略之一。

徐世勳表示,台灣農業的工資、農地價格等生產成本都難以和國外比拚,未來若真與中國農產品市場脫鉤,應改為出口種苗、原材料、智慧農業、技術服務等,提升附加價值,才有出路;而非還在強調出口生鮮蔬果、鮮魚等「最終財」。何況農產品「最終財」出口涉及雙邊動植物防疫檢疫等,談判複雜且曠日費時。

他說,其實台灣的種苗、種魚、冷鏈農機具等「中間材」都可與貿易夥伴國家共同生產來賺錢,並帶動產業升級。農業貿易不是只看蔬果、漁貨等農產品「最終財」的出口值,這樣賺不了多少錢,也並非「進攻型農業」的本意。

 

(中國時報/李柏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