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8-14・旺報-綜合報導

2022-08-14・旺報-綜合報導
應對美晶片法 陸專家寄望舉國體制

美國總統拜登10日簽署《晶片與科學法》生效,為美國發展半導體提供527億美元資金支持,其中95%資金(500億美元)補貼半導體晶片生產和研發,衝擊全球化垂直分工體系。大陸芯謀研究首席分析師顧文軍指出,晶片法案生效後會形成虹吸效應。中國晶片行業尋找確定性,應對之道需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全局。

澎湃新聞13日報導,顧文軍稱,晶片發展需要整個生態、外在條件,如低電價,還需技術人才和市場支持。「原本東亞是最好的晶片生態,但美國也有優勢。比如說美國電很便宜,美國晶片缺乏人才,但這些大廠本身經驗很豐富,一方面前期通過培訓輸出人才,另外自動化替代人力,產線上人力依賴越來越少。」

顧文軍認為,美國推出法案的示範效應,導致各區域相繼出台政策,相互競爭。他說:「美國政策出台後,中國應該根據目前情況做出新的調整、新的安排。我們原有的政策是2014年出台的,現在情況已經有了新變化,需要作出調整來應對。美國原本是市場機制,現在弄了政策扶持,我們國家也需要強化頂層設計來加強統籌全局來進行突破,國產化需要踏踏實實去做。」

芯謀研究報告列出六條建議:1,重視扶持政策的持續性,堅定不移扶持半導體;2,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頂層設計,加強統籌全局;3,以重點企業為扶持核心,做大做強既有主體;4,充分發揮市場作用,加強全球合作;5,堅持底線思維,以時間換空間;6,改善教育提喜,加大國內技術人才培養。

美國晶片政策推出後,相對於產業人憂慮,資本市場反應相對平靜。大陸券商普遍觀點是,美國晶片法案生效後,進一步凸顯中國半導體國產化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加強晶片設備、材料、工業軟體等領域國產化。

大陸本土晶圓代工廠中芯國際,在剛出爐的第二季季報中稱,確定的是,積體電路行業需求增長和全球區域化趨勢不變,雖短期有調整,但本土製造長期邏輯不變,對於公司中長期成長依然充滿信心。

(旺報/李文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