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指標大型行庫對於國內不動產市場的最新評估,儘管目前從整體房市交易量來看多空因素交錯,但未來仍會有三大利多「撐」住房市,包括中美貿易戰衝擊股匯市使資金流向房市,以及央行今年以來均未升息維持寬鬆低利政策,最後則是自住型買盤持續回流。
行庫內部最新評估顯示,中美貿易戰已衝擊股匯市多時,許多手上有錢的投資者,因為不敢再投入股匯市,反而會轉而尋求不動產市場作為資金「避風港」,這種「投資盤」將成為支撐房市的其中一股力道。
此外,自住型買盤不斷回流,也是重要利多,尤以最具指標意義的雙北市帶頭;大型行庫引述統計數據顯示,北市的不動產仲介營收的最新年增率已有35%,而且是自2014年以來最好的水準,行庫主管認為,在上述利多的加持之下,未來房市表現應能獲得一定的支撐。
若從一些指標來看,後續房市景氣的確有值得期待的契機。例如以建商新推案的總銷金額觀察,台北市、新北市的大台北地區,今年前三季已較去年同期年增快100%,增勢最猛、桃園新竹地區則增加快60%,均反映建商看好房市景氣從谷底反轉而開始增加供量,而且供給量將集中在北台灣。
若以建物買賣成交概況來看,大型行庫根據內政部的統計資料進行評估,台北市今年前十月的年增率將近20%、新竹縣市約17%、新北市近10%,而南部僅台南市有約12%的年增率,亦反映出北台灣房市復甦跡象較明顯的趨勢。
另一方面,大型行庫也並非一面倒的樂觀,對於未來房市可能的「變數」仍相當謹慎,舉例來說,除了認為市場餘屋仍過多,但又陸續有新建案帶來的新成屋進場,會否延長供需量能調節時間也是問題。
而央行迄今不升息,雖有助房市景氣回溫,但究竟未來升息與否、何時升息的不確定性,同時也成為影響買盤的要素。行庫內部分析,市場對於央行升息,認為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因對升息有一定的預期心理,這也會使得想購屋的民眾對未來能否負擔得起房貸利息存疑,成為壓縮房市買盤的負面因素。
(工商時報/朱漢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