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4・中時-綜合報導

2024-05-24・中時-綜合報導
中山醫大攜手產業界 打造生醫孵化基地

積極將學術研發成果與產業接軌

中山醫學大學(以下簡稱中山醫大)為培育符合社會變遷需求的優質健康照護人才,積極將學術研發成果與產業接軌,鏈結國內外產、學、研等多方資源,並整合校內資源,成立產學營運處,希望能在產學合作領域更上一層樓。

中山醫大以「培育符合社會變遷需求的優質健康照護人才」為教育目標,設有醫學院、口腔醫學、醫學科技、健康管理等四大學院。在1111人力銀行2024企業最愛大學調查排行榜中,獲得全台醫學大學排名第一的好成績,顯見業界對中山醫大培育出的人才給予肯定及好評。
該校過去在產學合作領域,平均每年成效約2億多元,2024年2月正式成立產學營運處,並由具有豐富產學合作經驗的吳鴻明醫師擔任產學長,將以專責單位為生醫產業界,創建優質的學研醫服務。未來除強化學校在醫學人才培育、新創氛圍的建構之外,更將朝向醫學中心、生醫產業、商業投資、法規通路等五位一體的生醫孵化基地邁進。

產學長吳鴻明表示,目前產學營運處下設有育成中心、技轉中心、新創事業營運處等單位,除了盤點校內人才庫、輔以校內四大特色學院研究量能,更期盼透過前瞻性佈局,輔導校內師生在「新創創新產業領域扎根做起」,讓「產業走進校園,人才培育邁向國際」,加速「衍生新創事業與產業共榮,達到精準醫療生技產業國際化」等三大目標。

吳鴻明認為積極建構培育人才、產學創研的成功模式,著重於人才核心訓練及養成,讓學生團隊的創意更貼近產業及市場需求,如此才能扶植更多新創獨角獸產生,打造學生創業起點。另引進新創孵化器及加速器,結合中山附醫的驗證場域,輔導校內師生實現其發想,或是實際運用技術與研究,協助開發出原型式製品,並提供功效及場域驗證、智財佈局、創投募資企畫、解決市場痛點方法等,符合市場需求的創業輔導為重要關鍵過程。

台灣擁有優異的醫療體系、豐富的臨床量能與可應用於醫藥生技研究與精準醫療服務的國家級健保資料庫、人體生物資料庫,都是推動生醫產業的優勢與利基,再加上資通訊科技(ICT)產業的堅強基礎,使得生醫與ICT的跨域合作,將成為提升國內生醫產業整體競爭力的一大契機。中山醫大將全力與產業合作,共同開發「AI加值智慧醫療科技」,提升智慧精準醫療的生醫產業,特別是在高齡健康照護的領域,目前本校也順利成為113年中部地區唯一取得中企署「高齡產業新創加速器」計畫的醫學大學,將由學校結合附設醫院資源,共同建構「高齡健康服務資源生態系」。

此外,產學營運處更透過與中、南部學校策略結盟,形塑「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期待透過以大學為核心,聚焦產業前瞻領域,結合其他學校師生的研究能量與研發技術,建構年輕學子與教師技術研究的圓夢舞台,進階促進與產業鏈結,並創立更多新創衍生事業體。

(中國時報/謝坤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