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3-31・中時-專題報導

2017-03-31・中時-專題報導
學生問:音樂家能為社會做什麼?

感謝打擊樂 成為我服務社會的媒介

藝術家和音樂家要怎麼投入社會、為社會帶來貢獻?朱宗慶表示,「我們學藝術的人常常會被邊陲化,以為只能做藝術工作而已,但其實學藝術的人可以為其他領域加值。」台灣大學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的李冠儒同學向朱宗慶提問:「身為一個音樂家或藝術家,對這個社會能夠有什麼樣的貢獻?有什麼東西能讓社會變得更好?」

「我非常感謝上天讓我玩打擊樂,因為打擊樂成為我追逐夢想、結交朋友和服務社會的媒介。」朱宗慶舉例,某一次到高雄演出,他向觀眾說:「今天人很多,我們可以為大家演奏兩首安可曲,但希望大家離場時,旁邊有小孩的可以牽好手,平安離開,然後垃圾請大家隨手帶走。」「我在演出的時候,常掛在嘴上講的不是演出成功,而是『平安』。」朱宗慶表示,現場一萬個人因為音樂的感染力,了解到環境是我們的,安全是我們的。「我雖然感謝被鼓掌,但我更感謝那些沒有被看到的事。」

「有一次接到要求,有一位病重的喜願兒要聽舒伯特的《鱒魚》,我知道這個不能等,立刻改編好曲子,很快就到榮總去演出。」朱宗慶回憶,當時在短短半小時的演出時,其實病童已經昏迷了,在父母和醫師、護理師及其他病友的圍繞下聽完演奏。「他的爸媽後來跟我說,謝謝你,讓我們全家聽了最喜歡的音樂。這樣的感動,絕對不亞於在國家音樂廳表演帶來的感動。」

★最新相關活動訊息都在「成功之母講座」FB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success.ct/

【許文貞/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