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市寶林茶室餐廳食物中毒案,累計通報11例,已2人死亡,另有4人肝腎衰竭、休克在加護病房搶救。北市衛生局長陳彥元27日說,這是非常、非常罕見的食物中毒案例。衛福部27日晚間緊急開會,經查文獻與病患臨床症狀表現,推測米酵菌酸可能性高,若檢驗結果相符,將成為台灣首起米酵菌酸中毒案。
寶林食安風暴愈演愈烈,台北地檢署26日晚緊急指派民生專組檢察官陳昭蓉負責偵辦,檢察官旋即在27日凌晨指揮台北市警信義分局、刑警大隊,會同衛福部食藥署、台北市府衛生局等單位,至寶林茶室現場蒐證保全,查扣包括食材進出貨單、點菜機器硬碟及店內監視器畫面存檔等證物,寶林負責人黎仿軒和廚師、店長等4人,被列為證人由警方帶回詢問,做完筆錄後離去。
負責人廚師4人被約談
北市府接獲醫院、1999通報,自19日起至23日有11人至寶林茶室用餐後身體不適,9人就醫2人不治,昨日新增67歲楊男在19日吃炒粿條後出現腹瀉、虛弱、倦怠,曾因休克在加護病房以葉克膜搶救,27日早上11時35分多重器官衰竭死亡。
北市衛生局26日統計9例通報、1死3命危,昨增至11人、2死4命危。另台南1名劉小姐聲稱22日到寶林用餐後不適就醫,但北市衛生局未接獲通報。
衛生局前天勒令寶林茶室停業後,當晚與食藥署、疾管署及專家到店抽驗高麗菜、豆芽菜、粿條、鴻喜菇、香蘭葉及醬油,由食藥署攜回調查,市長蔣萬安昨要求寶林食品公司所有分店都停業。
集中在19日至23日用餐
陳彥元表示,台北市10年來未出現食物中毒死亡案例,醫療單位恐怕難以在第一時間通報食物中毒事件,但在首例病患足跡及飲食狀況被揭露後,各醫療單位開始釐清案例狀況,且發現案例被診斷出衰竭、代謝性酸中毒、敗血性休克,便在26日下午陸續向衛生局通報案例。
他說,目前就醫案例都食用過炒粿條或河粉,12小時內就發病,極短時間內惡化成肝腎衰竭、猛爆性肝炎、敗血性休克等狀況,患者普遍呈現肝指數破萬、血液偏酸。
陳彥元強調,就醫案例呈現的症狀不是典型食物中毒案例會出現的消化道不適,醫療人員務必提高敏銳度,尤其急診醫療人員只要發現病患出現疲倦、噁心、嘔吐等肝發炎症狀就要提高警覺。目前醫療機構培養造成食物中毒病毒與病菌,皆呈現陰性,可能是某些細菌性毒素或其他原因導致,疾管署及食藥署26日已將相關證物帶回培養及化驗。
肝指數破萬 敗血性休克
接獲11例食物中毒皆是19日至23日用餐,寶林茶室26日停業前,24、25日仍有營業。陳彥元指出,可能還會有新案例出現,如果吃到的粿條量較大、本身具慢性疾病或年紀較長,發病機會較大,呼籲民眾出現相關症狀應前往就醫。
台北市府被質疑稽查太慢,陳彥元解釋,首例死亡個案39歲呂男送至馬偕醫院時,情況緊急,全力救治,來不及通報食物中毒案,死亡診斷書亦未提及食物中毒,直到死者親屬事後通報,北市衛生局在24、25日皆到店稽查,26日陸續接獲通報食物中毒案後,立即要求寶林茶室停業。
北檢對該案暫依《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分他字案,檢方昨天下午召集相關單位開專案會議,將查明是否有人為不法等刑事責任。法務部長蔡清祥說,檢察官會依案情蒐證情形,若有刑事責任,一定依法嚴正處理,追訴到底。
據了解,檢方先行保全證據後,待衛生單位化驗結果出來,再一同研判分析,過濾是否有人為犯案可能性,目前初步研判人為可能性不高。(相關新聞刊A3)(中國時報/蔡佩珈、賴佩璇、林郁平、林周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