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Array

2024-04-17・Array
攸關後續艦建軍 原型艦爭議應釐清

 國安會諮詢委員黃曙光多年來因潛鑑國造備受政治攻擊,但只要首艘原型艦海鯤號日後順利成軍,強化海軍水下戰力,黃曙光當為首功,可保「台灣潛艦之父」名聲;一如軍中一提到雄風飛彈,就會想到中科院的「雄風飛彈之父」、海軍少將韓光渭,並載於建軍史冊。由此看來,他在階段性任務完成之際向蔡英文總統請辭,是個明智的決定。

 萬事起頭難。潛艦國造在「先求有再求好」的情況下,期間遇到疫情、俄烏戰爭,全球軍火供應鏈大亂,以及機敏的紅區裝備全靠外購等諸多不利變數,黃曙光與台船公司能如期造出首艘原型艦,完成階段性任務,值得外界肯定。

 至於潛艦後續艦的建造,責任落在海軍司令唐華上將、內定國防部長顧立雄及賴政府身上。黃曙光若留下,擔任召集人,持續幕後搖控指導,並不適宜,因此潛艦國造小組的確該解編,後續艦建造任務應由海軍一肩挑起。

 潛艦國造案雖獲朝野支持,但原型艦建造過程部分爭議,隨著潛艦小組解編,未來應該調查釐清,不應再以極機密為由掩飾。賴政府在編列後續艦預算前,應徹底清查原型艦設計與建造過程中被壓下的內情。朝野當然一致支持潛艦國造,但絕不容許發生弊端。

 此外,我國所處的國際情勢,與8年前開始規畫潛艦國造時已大不同,後續艦的戰系與聲納等裝備,應循台美軍售管道建案;軍售案是政府對政府,一來軍火商無機可乘,再者,日後的整體後勤也有保障。至於向歐美採購的紅區裝備,也應請美方協助,不必再以「機密」或「中共阻擾」為藉口,任由少數人操控。(中國時報/呂昭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