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5・Array

2024-05-25・Array
社論/務實雙贏 賴總統不必硬槓國會

 立法院為國會改革法案連日來展開馬拉松式攻防大戰,國會藍綠白三黨激烈衝突不斷,立法院外更有挺綠群眾與社團包圍抗議不退,經由國內外媒體與網路的播送、嘲諷,讓全世界都看到了集荒謬、暴力、紛亂於大成的台灣「民主奇蹟」。眼看著連番亂象糾結不消,甫就任的新總統賴清德,至今並未務實回應企求改革、安定的多數民意,也未出面安撫人心,反而是透過意在言外如要綠營立委「反守為攻」的鼓勵,以及綠黨團總召柯建銘放話「總統在合憲前恐不會到立院做國情報告」的刺激,使得朝野僵局如火上加油,愈燒愈亂。

只做綠色總統 全民遭殃

 當此之際,由於大陸進行環台軍演,政壇陰謀論又起,柯建銘即在臉書稱,立法院內「藍白聯手與中國裡應外合」,民進黨儼然又想操作「亡國感」,企圖動員年輕人與社團群眾反對國會趁機「擴權」。綠營這種逮到機會就祭起「舔共賣台」紅帽魔咒的老招,更需要有見識與膽識的政治領袖,適時導正邪佞,避免原本為了恢復並強化國會監督功能的改革之舉,又被民粹的抹紅爛招破壞。

 賴總統此時面臨國會風暴與對岸軍演、內外交逼的混亂與複雜情勢,正常的思惟至少應該體認雙少數執政的現實,對立法院表現具體的誠意與善意,並爭取理性中道民意的支持與認同,才能談到進一步的團結對外。但就怕賴總統並不想做全民總統,而是想當一個既緊緊、又僅僅抓住民進黨支持者的「綠色總統」,甚至誤以為「天下大亂、形勢大好」而反向操作,那必將陷國家與全民於危殆而不復。

 民進黨一向是政治抗爭的老手,即使執政當家了依然樂此不疲,但過去民進黨在野時從街頭到議會,在體制內外兩條路線的進退攻守,表現得頗有謀略與節度,但這次在對國會改革法案的激烈抵制杯葛中,卻陷入進退兩難,甚至不知所終的困境。以戰術面來看,居於相對少數的民進黨立委,表決贏不了、打也打不動,而且若擦槍走火將激起反效果,於是只好拖成焦土戰。

 這就必須從戰略面來看,綠委在賴總統的默許或暗示下,顯然是想透過立法院外群眾社團的集結施壓,拖到十年前太陽花運動的重現,但目前聚集在立法院外的人數固然不少,卻已難現當年的盛況;除了民進黨8年執政的不良表現頗失民心之外,這次抗拒國會改革的訴求也早不再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別怕國情報告 樹立典範

 根據台灣民意基金會公布的最新民調,立院審議中的國會改革法案「藐視國會罪」,在20歲以上台灣人中,有高達5成8贊成立法,2成9不贊成。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在野黨極力推動的「藐視國會罪」已贏得社會強烈共鳴,「藐視國會罪」立法,民進黨不但國會表決輸,也輸掉民意的戰場。而在這項民調中,民進黨的支持度雖然仍高於在野的藍白兩黨,但在此一議題的支持度上卻遠不及在野黨,顯示即使是挺綠的民眾也較支持國會改革的方向,這才是民進黨的危機。

 再以原本朝野共識最高的總統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案,賴清德在選舉期間即表示,不管是根據憲法或《立法院職權行使法》,總統都有義務應立法院的要求到國會去進行國情報告,選後也多次表示相同意願。如果一上任就跳票,也難怪民進黨對自己過去推動的國會改革完全失憶還耍賴。儘管立法院通過的規定是「依序即問即答」,但具體運作方式仍有賴朝野政黨進一步協商,在民選總統到國會接受民意監督的全民期許下,朝野政黨都不應也不會將國情報告變成公審,或讓國家元首有被羞辱之虞,賴總統更應有恢弘的膽識與格局,成為建立國家憲政里程碑的第一人。

 剛卸任的前總統蔡英文曾有多達745天不接受媒體採訪,也不開記者會的紀錄,在她完全執政8年來,立法院徹底成為行政院的立法局,這在民主國家是何等的諷刺!如果大家對疫苗採購、前瞻建設、光電產業、蔡的論文門等涉嫌貪贓枉法的各種疑案與奇案痛心有感的話,對國會改革要打破黑箱、讓民主活過來的努力,就必然會理性的支持。賴總統不應該繼續與立法院硬槓,適時結束沒有必要、更沒有好處的抗爭,負責且勇敢地到立法院做國情報告,才是團結全民,贏得尊敬與支持的正道。(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