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5・Array

2024-06-15・Array
社論/賴清德緊抱神主牌 內外交迫

 美國《時代雜誌》以封面故事報導賴清德總統的訪問。賴清德說,「互不隸屬說」是事實,他並且強調,他也不是第一個這麼講的人,前總統蔡英文和馬英九都有過相同的陳述;賴清德還表示,「新政府願意協助中國,增進台海的和平繁榮。」

台獨論述 台灣安全破功

 賴清德說的其實只是部分事實。因為第一,蔡、馬不是在總統就職典禮這麼具有指標性的場合提出所謂的互不隸屬說;其次,馬英九說的是「兩岸」互不隸屬,和賴清德所說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互不隸屬」,性質天差地遠;蔡英文在2021年10月10日國慶演說時的4個堅持中確實提到「堅持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首次將「兩國」互不隸屬做為政策方針,然而,後來在2023年出訪時悄悄把說法改成「兩岸互不隸屬」,可見她也覺察到兩國互不隸屬的說法過於強烈。

 事實上,《時代雜誌》記者在訪問時使用的原文是「海峽兩岸」互不隸屬,並不是兩國互不隸屬,總統府的中文翻譯似乎是有點「超譯」了。不過,無論如何,以賴清德人盡皆知的執拗性格,他在訪問中特別強調自己沒有挑釁,已經算是難得了,也顯見賴清德知道自己的就職演說闖了禍,必須及時修補。

 就任未滿月的賴清德確實遭逢前所未見的「內外交迫」挑戰。對外方面,始終不肯明確論及九二共識、更不肯在台獨論述上放軟調子,在就任第3天就遭到對岸的圍台軍演,且軍演期間,美、日走避,更讓長期向國人宣傳「台灣有事,美日必挺身而出」的民進黨政府當場破功。

 6月9日,一名大陸阮姓男子獨自駕著快艇,從外海長驅直入淡水河口,並且在撞到一艘台灣交通船後,經業者報案才遭到逮捕。由於淡水河口距離總統府等政治中心只有20多公里,引發輿論批判國安出現嚴重破口。這艘快艇長驅直入的離奇甚至危險情節,連國際媒體都多加報導,實在丟人;而海巡署對事發經過說法一變再變,情況一如2月的金門撞船事件,謊話連篇,讓人對政府完全失去信心。

 內政方面,即使前段時間有輝達CEO黃仁勳掀起陣陣熱潮的「沖喜」,卻仍然無法掩蓋在賴政府始終不肯放棄非核家園的政策立場下,台灣缺電問題無解的困境。深知電力就是不夠的綠營,為了增加除了核電之外任何可能的電力,已到了上窮碧落下黃泉、無所不用其極的瘋狂地步,一再利用中央的權力,強迫地方政府改變既定政策。

非核家園 犧牲人民健康

 例如,擁有10部燃煤機組的台中火力發電廠,是全世界規模最大的火力發電廠,也是中台灣空汙的主要來源。今年4月分,台電發文指出,為了增加供電量,台電將「以氣換煤」後除役的2部燃煤機組原址再建4部燃氣機組,另外在台中港再增建4座地上型天然氣儲槽。原先說好的2+6(2座燃氣機組加6座燃煤機組)變成6+6(6座燃氣機組加6座燃煤機組),大幅增加中火的火力發電量能,等於強迫中部人繼續用肺發電,極不公平。

 中央以地方為壑、出爾反爾的行徑還有另一樁。經濟部6日撤銷桃園市政府廢止3家固體再生燃料(SRF)廠進駐桃園科技工業園區的決定,等於讓SRF廠進駐桃園敗部復活。經濟部一方面表示,這是法律專家們依法做出的一致決議,另一方面又強調,SRF的主導權在桃園市府。撤銷地方政府的處分,又重申一切都要由桃園市政府決定,中央既要做好人又不肯承擔責任,實在是自我矛盾又沒擔當。

 被認為只不過是另一種垃圾焚化爐的SRF廠,在台灣頻頻傳出嚴重的汙染問題,爭議很多,但經濟部已搶先一步將SRF發電廠所發的電力視為綠電,給予各種補助和購電優惠,引發懂得門道的人爭相投入。全台16家SRF發電廠,桃園就占了5家,難怪桃園人一再抗爭。但如果不是因為缺電危機如影隨形,民進黨政府又何必抓著各種發電管道不放,甚至要人民犧牲健康也在所不惜呢?

 賴清德始終堅持「台獨」與「反核」這兩大神主牌不放,台灣的挑戰只會愈來愈大、處境只會愈來愈艱難。都自顧不暇了,哪來能力「幫助對岸增進兩岸的和平與繁榮」?賴總統須務實治國,別再自欺欺人了!(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