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0・Array

2024-09-10・Array
花生製品定溫溼度指引 防黃麴毒素

 台灣高溫潮溼,花生容易孳長黴菌,產生黃麴毒素,食用有致癌風險。食藥署日前公告「花生及其製品製造業者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之指引」,要求食品業者處理花生原料及其製品,須以低溫、乾燥方式貯存,包括帶殼花生、脫殼花生、花生糖、花生醬等業者都要遵守。

 花生是大眾吃食,食藥署指引內容指出,花生製品含有極少水分,不利細菌繁殖,但如工廠環境不佳、沒有做好防止交叉汙染管控或防止病媒入侵,可能遭受微生物汙染。

 根據指引,食品業者在驗收原料後,需確認有無裂果,蒸煮、焙炒、油炸須記錄溫度及時間控制,成品貯存也應記錄溫溼度控制。如果製成花生粉或花生碎,貯存須低溫、低溼。

 該指引規定:乾燥莢果水分含量宜控制在10%到12%、花生仁水分含量8%以下;原料、半成品、成品以低溫、乾燥方式貯存為宜。轉移環境時,避免停留在高溫高溼環境,以免產生冷凝水,易生毒素。如有違反且限期未改善,可裁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鍰。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主任顏宗海指出,花生製品在溫暖潮溼環境下易孳生黴菌,分別會產生黃麴黴素、赭麴毒素A,兩種毒素都耐高溫,且肉眼不一定辨識出是否發霉。

 顏宗海指出,黃麴毒素不僅傷腎,也會增加肝癌風險;赭麴毒素A則傷腎,會增加泌尿道腫瘤風險。他提醒花生粉、花生醬等開封後,務必密封並放冰箱冷藏,切勿常溫保存。(中國時報/王家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