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長卓榮泰在日前接受彭博社訪問時指出,台灣對採用新核能技術的態度「非常開放」。彭博社將卓揆的這番說詞解讀為民進黨反核的傳統立場出現轉變,引發外界高度關注。
新核能技術 緩不濟急
經濟部國營司司長胡文中在立法院的一項會議中指出,天然氣存量現在是8天,但經濟部已規畫興建3個天然氣接收站,若順利完工,到2027年法定存量到達14天沒有問題。日前,經濟部長郭智輝宣布將在菲律賓設置電廠,把綠電帶回來台灣;輿論和在野黨聞之炸鍋,認為這個政策根本是天方夜譚,但郭智輝承諾在半年內提出赴菲律賓取電的完整計畫,顯然這項政策並非空穴來風,民進黨政府早在進行。
民進黨的電力能源政策不斷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尤其是賴清德上任以來,不只在野黨和民眾關心電力供應問題,連國際媒體都頻頻就台灣電力進行報導,且結論多傾向悲觀。知名的企業家也持續就電力政策提出建言,如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指出,核能是供應AI資料中心龐大電力需求的好選項。在此情況下,包括台電、經濟部相關官員甚至卓榮泰都接受訪問、提出政策,企圖安定企業與民心。
一般認為,卓榮泰提及的新核能技術,指的是「小型核能反應爐」(SMR),而根據Google與小型核能新創公司凱洛斯電力的合作案,第1座SMR最快在2030年啟用;專家指出,目前台灣並沒有SMR的實體研究與開發計畫,因此也沒有相對應的建制規範與管制法規,要等到SMR商轉上線,那還不知道是猴年馬月的事,卓榮泰想要以此來說服企業界、讓更多高科技願意在台灣投資,恐怕有點太天真了。遠的不說,就算台灣的SMR可與Google同步,從2025年廢核到2030年之間的電力短缺,該如何彌補?
郭智輝提到要赴菲律賓投資電廠,還說希望能夠參與美國與菲律賓推動的「呂宋經濟走廊」。外界認為,所謂在菲律賓蓋電廠,其實是民進黨政府應美國的要求協助菲律賓,真正的目的是「抗中」。且先不論在台菲間興建海底電纜輸送電力的成本有多高,就算不計一切硬是要做,這個曠日廢時的計畫同樣對供應台灣電力緩不濟急。
如果排斥核電的賴政府,真的有心想要解決供電缺口問題,那就應該透過兩岸協商,就近把福建的電送到台灣。「陸電東送」技術上不是問題,而且福建電力一半以上是綠電,台灣輸入福建電力,連碳稅都省了。有人說,大陸電力輸台有政治風險,然而,如果兩岸關係糟到如此缺乏互信,難道透過海底電纜從菲律賓送電到台灣,就沒有風險嗎?若台灣擔心對岸的軍事威脅,就更應該擴大、加深彼此間的合作與交流,這才是降低衝突的治本之道。
菲律賓送電 天方夜譚
至於經濟部所說的新建3座天然氣接收站,即是指預定在2025年6月完工的桃園觀塘三接、目前還在環評審查中的基隆外木山協和電廠四接,以及碼頭、防波堤還在環評審查中的台中港外港區五接。看看這進度,要說能趕得上及時填補電力缺口,恐怕只是癡人說夢的浮誇之語了。氣電要能符合民進黨政府所規畫的進度,如胡文中所說,前提是如果工程一切順利,但現在就已經可以確定各個天然氣接收站的工程全都延誤,經濟部還在夸夸其談2027年安全存量可以達14天,根本就是欺騙大眾。
胡文中還說,如果天然氣接收站的工程來不及,經濟部還會規畫一些已經除役的燃媒電廠「變成國安專用的緊急備用機組」。難怪台電不肯依前經濟部長王美花的承諾,在中火新增燃氣機組時,就同步減少燃煤機組,而是讓舊的燃煤機組轉為備用,因為民進黨政府知道電力就是不夠,只好搞這種讓高碳排煤電可以隨時上陣的惡劣把戲。
由此可見,無論是卓榮泰的「對核能採開放態度」、郭智輝的「菲律賓種電」,還是胡文中的「興建燃氣接收站」,對2025年5月就會全面廢核的台灣來說,都是遠水救不了近火,無法解決台灣電力的燃眉之急。賴政府再不回頭重新訂定務實的能源政策,將會成為斷送台灣經濟發展的罪人。(中國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