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爾瓦多日前與我斷交,外交挫敗不等於文化走不出去,台灣媳婦,香港出生、義大利、美國求學的陶藝家、收藏家、竹圍工作室創辦人蕭麗虹直言,如今是地球村時代,與其去硬化那條線,不如重視地方文化特色與生命力。以城鎮特色作為藝術養分,也作為走上國際的「藍海」路。
擁有美國柏克萊大學經濟學系的背景,又曾任職於經濟相關產業,遠嫁來台後的蕭麗虹,卻因緣際會地投入視覺藝術創作和收藏,她出書《不良嗜好》自我打趣,實則語重心長。看盡台灣藝術發展40年,從早期支持朱銘、吳瑪、莊普,到如今關注新世代的創作環境,積極推動創意城市、文化多元化議題,蕭麗虹指出:「把地方的生命力做好最重要。」
「要找真的東西!」台南的小吃、達悟族的銀盔、大禮帽…在蕭麗虹眼中,像喝的水吃的米一般存在於生活中的這些事物,便是真正的文化養分,也是台灣可以發展的特色,她總是不解台灣從政府到民間「太刻意要找國家特色」,但國家特色到底是什麼?她以掛在工作室一隅,陪伴著自己沉靜思考,攝影藝術家莊明景的《一片秋葉》為例,「雖然是在紐約拍的秋葉,卻是全然的東方味道。」作品的內涵,完全在藝術家的養分裡,蕭麗虹強調,必須是別人沒有的,自己的價值便在其中。
期望從地方生命力做起,建立起文化自信,蕭麗虹也語重心長指出,藝術絕對有外交價值,然而過去政府的做法多是把藝術家推出去,卻沒有給足夠的資源。「要做好常態的關係,而不是只叫誰誰誰去表演。」她直言對於文化,政府應視為重要投資,放眼日、韓均十分重視地方文化,藉以扎根於教育,「唯有守好環境,年輕藝術家才有未來。」
鼓勵年輕人出走 增加串聯機會
「就是要讓年輕藝術家可以亂搞,碰釘子,有什麼用什麼。」成立竹圍工作室已20多個年頭,一直以個人的資源支持台灣年輕藝術家,蕭麗虹一方面感慨自2006年迄今,數位時代讓年輕藝術家更難吸住觀眾,另一方面也鼓勵年輕人勇於「出走」,去闖、去試,只會為台灣增加更多機會,而不必擔心失去人才。
一路創作、收藏,見證了台灣藝術發展40年的軌跡,蕭麗虹坦言解嚴後的90年代,海外留學歸國藝術家,拋去包袱,大膽創新,是台灣視覺藝術發展最蓬勃有生命力的階段,作品對社會的批判性也產生了重要影響。她也欣喜於今日的新世代藝術家,在這樣的氛圍下成長,頗見青出於藍的創作能量。
年輕藝術家礙於大環境而向外發展,蕭麗虹認為這不是「失去」而是「多一個關係」,她鼓勵年輕人去闖。「重點是走了仍覺得想回台灣,或是仍想和台灣的人合作。」她認為不妨視之為「關係企業」,著眼於串聯,更勝把人留在台灣。
(中國時報/李怡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