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08・中時-綜合報導

2019-11-08・中時-綜合報導
馨火相傳【中醫藥文化記憶】研究成果展

穿梭古今 保存珍貴的文化資料

臺灣中醫藥醫療文化記憶研究,屬於108年度文化部國家文化記憶庫建置計畫,10月25日至11月7日於萬華剝皮寮街區所舉辦十四天的研究成果展吸引約2500人次的民眾來來參觀,展示區有中藥房的人物介紹,及「藥剪仔」文物。模擬寫實的中藥房櫃桌上擺設了牛乳埔、鹿仔樹、賊仔褲帶、無患子、巴豆等臺灣中藥材讓大家聞香體驗,這難得一見的先民生活智慧都有著趣味的本土故事詮釋。 

模擬寫實的中藥房櫃桌上擺設了牛乳埔、鹿仔樹、賊仔褲帶、無患子、巴豆等臺灣中藥材讓大家聞香體驗。
模擬寫實的中藥房櫃桌上擺設了牛乳埔、鹿仔樹、賊仔褲帶、無患子、巴豆等臺灣中藥材讓大家聞香體驗。

記錄影片介紹眼藥篩罐使用示範、福記漢藥青草店削皮器具和藥材刀具、乾益堂‧薛明峰先生「賒文」介紹、嘉義中埔‧余豐科先生菸草俗諺、及黃玉階記錄片先導片。日治時代初期的臺灣,戰爭頻仍,仍處於動盪不安的時期,瘧疾、傷寒、鼠疫等傳染疾病橫行。時人黃玉階先生(西元1850–1918年,字蓂華,號運輝)為當時大稻埕名醫,也是齋教先天道耆宿,以其精湛醫術解民倒懸,也對臺灣現代醫學鼻祖杜聰明博士影響深遠。

參觀民眾對主辦單位提供的手抄書銅人卡及【臺灣中西醫學結合先驅-杜聰明教授】限量贈書都愛不釋手。研究團隊同時於台中與高雄各舉辦了推廣講座,分享(一) 日治時期臺灣中醫的養成及其處境(二) 求神問疾:早期臺灣社會的另一種醫療選擇。參加的學員也免費體驗親手製作藥草香草包,都帶著滿心喜悅學習,本次展示推廣效益就是在科技發達的現代,讓大眾也用心關注台灣中醫藥文化。

(中國時報/王儒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