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1・時報周刊報導

2018-05-01・時報周刊報導
流行 商業 實穿 服裝設計師 必學3課題

温筱鴻觀點

每一年都有許多服裝設計、時尚流行、織品材料工程等相關科系學生加入時尚產業,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台灣學子想投入時尚產業,不僅須面對本國人,更需面對國際競爭。新鮮人如何增進對產業的認識,並強化自身優勢,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課題。

畢業季即將來臨,許多準新鮮人對未來抱持憧憬,卻也對專業領域的出路感到煩惱。總會問自己:「我究竟適合什麼工作?」相信只要提到服裝科系的出路,很多年輕人會立即聯想到服裝設計師、打版師或服飾行銷等工作;其實,時尚產業是廣泛的概念,透過不同平台的資源組合,工作範圍比你想像的更寬廣。

近年來,文化部給予時尚產業更多的鼓勵,台灣的傳統紡織產業一直默默耕耘,在國際闖出一片天,舉凡世界各大運動品牌的布料,及服飾加工都是台灣的強項,製作出品質優異的機能性布料,設計企畫每一季的運動服飾並代工製造,是不容忽視的台灣之光。

在國際上,台灣一向以「軟實力」著稱於世。近2年來,台灣文創產業遍地開花,從生活中的設計小物,到整體空間的活化等,台灣相關文創產業與年輕的從業人員,有滿滿的創意與實做能力。探究文創背景,可以發現,它就是透過各種故事與脈絡,連結這塊土地的歷史與文化,創造出有溫度的產物。在這樣的定義下,織品服裝設計又何嘗不是文創產業中的一個環節呢?

 

筱鴻老師期望,能夠連結時尚產業的上、中、下游,以及產、官、學界,共同致力推廣台灣時尚產業。在食、衣、住、行、育、樂中,傳達時尚的身影,時尚存在於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只要細細品味所有美的事物,時尚其實無所不在。

涉獵時尚產業20多年,筱鴻老師時常擔任企業界、學術界或畢業展的評審,以及由台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舉辦「台北好時尚」的歷屆評審,觀察台灣服裝設計界的突破與躍進。近年筱鴻老師最提倡的是:「作品不但要有特色,還要考量商業經濟產值。」

學習服裝設計的學子,不僅要將設計的基本底子打好,還要跟進時下流行的商業趨勢,也要做出與其他設計作品的區隔性;再加上將人體工學融入設計,讓作品更能修飾身形,同時也提升穿著舒適度。換言之,就是在貫徹設計理念同時,也要更能貼近市場與消費者需求。

筱鴻老師也身體力行,擔任台灣服飾設計師協會執行長,推廣時尚產業及台灣服飾設計業,媒合產、官、學界,期望台灣設計師能增加知名度與品牌能見度,邁入嶄新的里程碑;立足台灣、增加兩岸交流並邁向國際市場,致力結合設計師們及產業界的團結力量,盡力發揮政府民間企業資源的效益,促進台灣時尚產業更活絡,創造品牌能見度與更大的經濟產值。(溫筱鴻)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最新出刊211期《周刊王》& 2097期《時報周刊》。兩刊聯姻,雙雜誌「旺透價39元」,4大超商和全聯均售。請密切關注《時報周刊》臉書粉絲團近期內容,「卞赫的愛情粉絲見面會with崔始源」門票大放送。《周刊王》最新211期隨刊附贈「小蔡詩芸 黃嵐嵐」跨頁性感海報,值得珍藏。雜誌內還附超商折價券,幫您激省867元,粉絲切勿錯過,詳情請參看周刊內活動頁。

想追蹤周刊王最勁爆消息,請進最新臉書:
https://www.facebook.com/119wantweekly
想掌握最Fashion、最IN的娛樂流行資訊,請點讚時報周刊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want.c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