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6-10・中時-專題報導

2019-06-10・中時-專題報導
日照像大家庭 獨老走出孤寂

兩任妻子都離開他 只剩一身病痛相伴

居台中東勢的長者林奕達,退休前是貨櫃車司機,過去「走遍南北二路」,生性不喜拘束,但隨著年齡增長,即使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已獲得有效控制,膝蓋舊傷卻成為老年時活動的障礙。原以為「在租賃處終老」就是後半生命運,但兩年半前,他來到日間照顧中心,開始與社區互動,日照中心因此成為豐富他老年生活的驛站。

今年76歲的林奕達有過兩段婚姻,對象皆是大陸配偶,但前妻回鄉省親後即未返台,讓他終歸獨身一人。林奕達膝下無子女,兄弟姊妹各自成家,與二弟偶有往來,過年也曾受邀一同圍爐,除此之外,「朋友攏死了了」,林奕達只有上市場才會出門,宛如與世隔絕。

路倒被安置 轉介日照中心

林奕達退休前就有糖尿病、高血壓宿疾,多年前因爬坡行走會喘,才知道亦有心臟病。2016年某天騎車出門,意外昏厥路倒,被送進醫院做心導管手術、裝設心臟支架,並被安排進療養院安置,住了4個月。

療養院管理嚴格,與外界聯繫不易,且行動不自由,林奕達十分不適應;透過社福機構社工協助,他被衛生局轉介,改由老五老基金會石岡區日照中心照顧。

現在林奕達周一至周五白天,皆按時向日照中心「報到」。他笑稱,來日照中心像「上下班」,真有事情可以請假,社工、老師親切體貼,會照應老人家用餐及健康狀況,來這裡參與課程、活動「較有代誌做」,不然周末在家除了看電視就是「睡大覺」,日子很無聊。

林奕達沒有多餘財產,但因為對日照中心的信賴,他甚至將國民年金、社會局低收入戶補助等少數能支配金錢,委由基金會社工保管,需要零用時再向其提領。

經2年照護 增加自理能力

經過日照中心兩年多來照顧,林奕達從長照需要等級(CMS)第5級下降至第2級,成為「亞健康」長者。目前他仍定期前往在地的東勢農民醫院拿藥,追蹤高血壓、糖尿病,醫師叮囑飲食少鹽少糖,他卻不服氣地說,「醫師的話不能聽」,這不能吃、那不能吃,「嘴巴乾脆縫起來」。

如今慢性疾病雖不至於困擾生活,但林奕達年輕時曾因車禍開刀、以不鏽鋼骨釘收合的膝蓋,卻隨著年紀增長益發痠痛起來。即使再次就醫,醫師咸認其年齡及身體狀況不適合再動手術,只能接受玻尿酸注射療程,減緩膝蓋不適。

近幾年因為腳痛,林奕達連拜訪胞弟都意興闌珊,出門活動的機會也就更少了。「注射玻尿酸只有前3天有效,第4天就會再痛起來,」他無奈表示,腳痛「欲找人較麻煩」。

林奕達個性海派、隨和,日照中心待久了,還會幫社工照顧初來乍到的「新同學」,對自己的人生也看得很開。他自嘲獨居老人,來日往生,區公所自會「發落」處理,燒一燒放靈骨塔就好,唯一的願望,只希望腳不要那麼痛,讓他還能「四界走」。

(中國時報/游昇俯)

長照除身體照護 也提供心理支持

 長輩動一動 身心舒暢卡勇健

高血壓、糖尿病與遺傳息息相關,但年紀愈大發病機會就愈高,這兩種慢性病易引起心血管硬化,進而衍伸出中風、心臟病及尿毒症等併發症,年長者不可不慎。醫師指出,預防併發症,除藥物治療、飲食控制及運動習慣,參與日照活動,有助長者心情愉快,增加肢體活動機會,減少罹病風險。

東勢農民醫院醫療顧問、心臟內科醫師劉進益表示,長期高血壓、糖尿病容易引起心血管硬化、狹窄,血管硬化是全身性問題,容易在腦、心臟、腎臟三個器官發生中風、冠心症及尿毒症等併發症,預防併發症除接受藥物治療外,飲食低鹽低糖及適當運動,對高血壓、糖尿病都有好處。

他說,雖然心臟無力的長者很難透過足夠強度的運動改善高血壓及糖尿病,但仍應依其能力所及維持運動習慣,避免肌肉萎縮、關節僵化。

劉進益指出,年長者的健康照護,家人的支持很重要,獨居長者在家沒伴,心情容易鬱悶,也比較不會活動,心理對生理健康「一定有影響」;沒家庭支持的獨居老人,長照系統就很重要,參與長青日照活動,有助長者心情愉快,增加 肢體活動,否則「孤獨下去問題只會愈來愈多」。

骨科也是高齡長者就醫的熱門科別。東農醫院骨科醫師陳國發提到,他的門診當中,6、70歲以上的長者即占了90%,患者以農民及從事營建、水電的勞工為多,除了因工作強度容易致傷,特別是東勢地區地形較陡,此地的長者容易因膝蓋與腰部退化而引起疼痛。

陳國發指出,長者骨科疾病若要開刀,須評估健康狀況,有心臟病、糖尿病或高血壓則不宜,治療除藥物、復健外還教授止跌技巧,老人最怕跌倒,居家環境要有足夠無障礙設施,如浴廁裝扶手、止滑墊等,調整室內燈光亮度,規畫長者動線距離,都可以預防跌傷意外。

(中國時報/游昇俯)

資源有限 社會安全網破洞

年籌百萬助弱勢 基金會苦撐

非洲諺語說,「養大一個孩子要舉全村之力」,照顧年邁長者又何嘗不是?林奕達獨居生活,除了有區公所、華山基金會社工協助申請各項社會福利資源,定期訪視,老五老基金會日照中心也承擔起日間照顧及晚間送餐任務。然而政府補助有限,為讓低收入戶長者持續參與日照活動,基金會每年還得補貼逾125萬元經費,確保長者不被社會安全網「漏接」。

老五老基金會目前在全台共設有6間日照中心,提供的服務包括量血壓、餵藥等健康監測,提供長者午餐及點心,帶領長輩做健康操,亦會安排卡拉OK歡唱、烘焙、繪圖等課程,豐富長者生活。

日照中心照顧服務員王柊芸表示,長輩單獨在家,容易退化、與社會脫節;長期不與社會接觸,容易引發老人憂鬱症、失智症,故長輩來日照中心主要目的是增進社會化,預防憂鬱失智。

王柊芸指出,針對失明長者,日照中心照顧者會多形容外在環境給他聽,建立現實存在感;天生聾啞者,則藉由手語或筆談,讓他保持與外界的接觸;因中風影響肢體活動的長輩,則會針對其患側設計體適能運動,幫助其維持體能;對失智長輩,則盡量與他一同從事過去愛好的活動,以延緩失智不可逆的進程。

對獨居長者,王柊芸說,由於他們缺乏家人依靠,需要多提醒其天氣變化的穿著、返家後按時服藥,以及在家煮食避免使用瓦斯、盡量以電器為主等,社工也會到家訪視,查看長輩住家環境是否容易導致意外跌倒,協助其改善。

基金會社工林淑萍指出,長者依其長照需要等級(CMS),衛生局會給予不同程度的補助,但林奕達初來日照中心本來是CMS第5級,之後因失能情況好轉、降至第2級,補助卻因此砍半,一度不足以支應日照中心臨托費用;由於林奕達屬低收入戶,為避免因經濟問題而中斷日照的照顧,基金會還自行補貼不足部分。

基金會區長林素蘭指出,政府補助低收入戶額度有限,以基金會全台6間日照中心來說,每年自行負擔弱勢個案經費即逾125萬元,都得靠募款吸收;此外,囿於民眾觀念,日照中心成立之初常面臨社區民眾反對,即使是需要照護的長輩,也將日照理解為傳統老人院,以為必須孤老在此而不願前來,這是日照中心常見的困擾。

(中國時報/游昇俯)

壯年癌末 萬芳安寧團隊扮圓夢天使

陪妻兒出遊 與母和解 他無憾離開

癌末病患生命一天天流逝,很多心願就怕來不及實現,安寧病房便肩負圓夢使命與任務。阿傑(化名)年紀輕輕才30多歲,卻罹患兩種癌症,病床上一心想帶太太跟兩個孩子去旅行,還想補送太太結婚戒指;醫護團隊為阿傑全家安排淡水之旅,太太也照阿傑意思買了一枚戒指,生前告別會那天,阿傑為太太戴上戒指、流著淚與母親和解,隔天便沒有遺憾地離開人世。

萬芳醫院安寧病房「阿長」魯啟玉說,阿傑是金門人,很年輕便離家到台北,跟原生家庭很疏離。住院期間,阿傑多次進出加護病房,加上癌症細胞轉移,治療未見起色,為了與家人多點時間相處,決定住進安寧病房。魯啟玉說,阿傑因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失去聽力只能筆談,他寫道,曾答應孩子去旅行,可否請假外出圓夢,還想補送太太一枚婚戒,就怕以後沒機會。

魯啟玉說,團隊看了阿傑的心願後很感動,決定「撩落去」為阿傑圓夢,一家人到淡水度過快樂一天。回院後,阿傑的太太去買戒指,還跟魯啟玉說:「我在醫院外街道走來走去,一個人去補買結婚戒指讓我很感慨,沒有了先生,這枚戒指也沒有意義了?」

為阿傑舉辦生前告別會那天,媽媽及哥哥都來了,阿傑的媽媽道歉、自責不該讓他這麼早就離家,阿傑流下眼淚,母子擁抱痛哭;之後阿傑為太太戴上結婚戒指,二個孩子也送上畫作,阿傑含淚點頭,心中已了無牽掛。

(中國時報/魏怡嘉)

  • 策劃:郭石城
  • 執筆:游昇俯、魏怡嘉
  • 攝影:王英豪、杜宜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