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07・中時-專題報導

2019-12-07・中時-專題報導
旺旺時報文學獎 冠軍港生寫活香港魯蛇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第40屆「旺旺‧時報文學獎」,12月1日於新北市政府大禮堂頒獎,並公布得獎名次。今年影視小說組首獎由在台港生洪昊賢獲得,26歲的他以〈之後〉參賽,初次投稿便得到評審高度好評,獲得獎金50萬元。小說組評審林黛嫚表示,「小說藉著主角這個有如『魯蛇』的角色,點出香港年輕人的處境,描寫他們不被看見的真實生活。

驚喜得獎 重燃創作之火

今年影視小說組首獎由在台港生洪昊賢獲得。(劉宗龍攝)
今年影視小說組首獎由在台港生洪昊賢獲得。(劉宗龍攝)

洪昊賢目前在台灣就讀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知道得獎的那一刻很震驚,到現在都還在發抖。本來去年我已經打算放棄寫作,因為在香港創作文學其實很艱難。這次得獎,非常感謝時報文學獎。」

時報文學獎今年力邀過去得主「回娘家」,包含第一屆小說甄選獎首獎得主詹明儒驚喜現身。新北市長侯友宜、旺旺集團董事長蔡衍明也到場參與盛會。

侯友宜致詞時表示,作為地主,雖然對於文學外行,但看到這麼多文學前輩參與,也覺得十分難得,「一個文學獎走了40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因為文學這條路很孤寂。人生就是一個故事,把人生看過的人事物描述出來,讓別人得到感動,幫助人不斷往前走。文學就是生命,成為我們更進步的力量。」

情感出現 文學萌芽時刻

由KaNIT樂團現場演唱〈鄉愁四韻〉、〈蘭花草〉、〈油麻菜籽〉、〈菊花台〉四首歌組成的文學組曲,勾起許多人的民歌回憶。中國時報暨旺報社長兼總編輯王綽中表示,「人有情感出現,心中就有詞、有詩、有歌,就是文學發起的時刻。」

王綽中透露,他高中時也曾在校刊上寫詩,是「被媒體耽誤的文學家」,「每個人心中都有這樣的文學種子,但因為工作、生活、結婚、生子等等,耽誤了心中的夢想。希望文學獎的舉辦,能重新燃起大家心中的種子。」侯友宜更當場力邀,明年第41屆的「旺旺‧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希望也能在新北市政府舉辦。

(中國時報/許文貞)

「旺旺‧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們拿手舉牌,開心合影。(劉宗龍攝)
「旺旺‧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得獎者們拿手舉牌,開心合影。(劉宗龍攝)
影視小說新秀了得

90後新銳 一舉抱走2大獎

影視小說組首獎洪昊賢和優選獎張今兒,都是「90後」年輕新銳,也都是第一次投稿文學獎。洪昊賢〈之後〉描寫25歲的主角在香港四處打工、討生活,「在香港這個新自由主義蓬勃發展的社會裡,作為一個賺不到錢的文學創作者,我其實離這些人沒有這麼遠。但我擁有書寫的工具,可以把這些苦難跟歷史寫出來。」

洪昊賢大學就讀香港浸會大學創意及專業寫作課程,開始接觸純文學,也曾擔任兩年記者,在文化領域工作。但在那之前,他和主角一樣,也曾在快餐店、酒店打工當侍者,認識的人形形色色,只是隨著年紀、環境改變,距離愈來愈遠,「以前見過的這些人,某天卻變成我在新聞上看到的悲劇主角,這對我來說是個刺激。」

去年洪昊賢來到台灣讀書,拉開距離,他開始反思,不只去了解香港的歷史與現況,也將香港融入創作,「我不敢說自己代表香港年輕的一代,但至少代表一部分的香港人。」

26歲的張今兒以〈玫瑰彌撒〉獲獎,來自上海的她打扮入時,穿著一身黑旗袍領獎。這是她第一次完整寫完小說,參加文學獎,「我是時尚博主,有時也會寫一些自己的生活和創作,卻覺得虛無。投稿前想了很久,到處找適合的地方寫作,筆電開了又關,最後卻是收件截止當天下午3點,坐在肯德基,一鼓作氣寫到截止前幾分鐘才送出稿子。這次得獎對我來說是很大的鼓勵。」

小說描述一位懷才不遇的導演以及他的繆思「馮法法」在紐約的夜晚。張今兒表示,對白天的人來說,夜晚猶如被棄置,「雖然夜裡發生的一切都是真的,但總會被其他人當成沒有意義的事物。」

(中國時報/許文貞)

歷屆得主回娘家 寄望文學不死

詹明儒盼有始無終 葉言都讚先行者

首屆得主詹明儒(前)開心回娘家。(劉宗龍攝)
首屆得主詹明儒(前)開心回娘家。(劉宗龍攝)

時報文學獎40年,昨日頒獎典禮不少得主前來共襄盛舉,包括第一屆小說獎得主詹明儒、第四屆小說獎優選得主蘇進強、第八屆科幻小說獎得主葉言都、第十屆新詩首獎李瘦蝶,第十九屆報導文學評審獎得主楊樹清、第二十二屆短篇小說評審獎得主吳鈞堯。

詹明儒回憶,得獎時年僅25歲,投稿的原因也相當偶然,「哥哥跟我說,有個新的文學獎比賽,第一名有10萬元的獎金,我聽了想說投投看,秉著初生之犢不畏虎的精神,也沒請教別人到底要怎麼寫,20天寫完小說後就投稿。」

詹明儒表示,多年來也陸續獲得不少文學獎項,回想起時報文學獎當時給予他的肯定,仍感到相當快樂,「我希望時報文學獎能夠『有始無終』,我希望時報文學獎要一直、一直辦下去,沒有最後一屆。」

蘇進強則說,在軍中服役時,文壇認識的朋友不多,在不到30歲的年紀便投稿時報文學獎,可說是「一個文青闖蕩文學森林」,「記憶深刻的是當時鄉土文學論戰後沒多久,我便以描述台灣農村社會轉型為工業社會的作品獲獎,這體現了時報文學獎的公平性,是個公平的文學擂台,能夠在文壇嶄露頭角的也多是從時報文學獎起家。」

葉言都分享,時報文學獎當年將科幻作品列為獎項之一,對此他感到相當肯定,因科幻文學領域終於得到它應有的重視,「在這之前,科幻文學似乎不是主流的文學,時報文學獎成了先行者,將文學領域擴張,我非常樂見。在頒獎典禮上看到有這麼多新人始終願意投身到文學創作,也讓我很感動,代表文學的星火能夠不斷地被傳遞下去。」

楊樹清表示,除了第19屆以外,自己在第22屆也喜獲報導文學獎的肯定,「我對時報文學獎充滿了感恩。這個世代被大家稱作『文學已死』,但我其實並不這麼想,看到這麼多人還在努力的書寫,我覺得很令人開心。」

(中國時報/王寶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