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07・Array

2024-03-07・Array
社評/授權金門成為兩岸活棋

 前往金門與我方協商漁船翻覆案善後的大陸家屬團,5日下午返回大陸,臨行前不僅拒收撫慰金,還撂下「民進黨當局後果自負」的重話。大陸團的離開,意味著長達15天、多達15輪閉門協商的破局,是否預示著兩岸即將進入攤牌階段?

兩岸談判策略完全無效

 2月14日的金門翻船事故,如同突發的暴風雨,意外掀起兩岸政治角力和民意對抗,但暴雨中仍能看到微弱的光點。這個光點,就是兩岸基層的最後溝通管道還能運作。根據海巡署內部記錄,事故發生後,金門海巡隊很快透過兩岸協同執法管道,通報廈門市海洋漁業綜合行政執法支隊,這反映了兩岸既有管道仍有效運作的事實。

 當翻船事故激化為政治爭端後,大陸網民群情激憤,「上島抓人」呼聲四起,北京官方也厲聲譴責、派出海警巡弋,但仍然以紅會名義派出兩批家屬團處理善後,成員包括台辦、海協會官員。蔡政府則要求海巡署、陸委會等中央官員主導,構成了近8年來前所未見的兩岸官員排排坐、面對面,且進行多輪密談。

 大陸派官員赴金門目的單純,為討公道的家屬提供專業意見,「要道歉」是他們最核心的任務。遺憾的是,蔡政府不知是否「太渴望」無前提的協商,強勢介入善後,令事件複雜化,似乎連對等原則都拋在腦後。

 國台辦發言人只承認「溝通」,不承認「協商」,陸委會也證實,上述協商的籌備工作,均由第三方轉交,說明高層管道並未恢復,蔡政府沒有拿到想要的結果。

 金門協商破局,再次說明兩岸互信之珍貴。有互信、有溝通,大事可以化小,過去兩岸海域各種糾紛摩擦,都能得到妥善處理;沒有互信、溝通不暢,任何小事都會化大,即便雙方訊息未斷線,且有坐下來談的意願,但依舊不歡而散。翻船事件治絲益棼,無論是管碧玲毫無悔改的謊言與傲慢,還是蔡政府刻意營造兩岸無前提談判的盤算,暴露了民進黨處理兩岸事務的策略、戰略完全錯誤,更完全無效。

 大陸團離開金門時「後果自負」的重話,揭示北京對待蔡政府及對未來賴清德政府的輕蔑態度。當大陸以實際行動,派出軍機打破海峽中線,或派海警穿過金門禁限制水域,民進黨政府除了對大陸嘴硬、對自己人下重手,剩下全是「喊話、監控」這種龜縮式回應。長此以往,北京只會愈來愈看衰民進黨,進而採取更多樣的「灰色地帶」壓迫式手法。

授權地方務實協商執法

 好在,美中關係仍然保持穩定,決定了兩岸會有摩擦、衝突,但不至於爆發戰爭。就像日前大陸學者、政協委員賈慶國所說,大陸有足夠實力遏制台獨,美國雖不樂見中國統一,但基於自身利益也會反對台獨,所以賴清德進行「破格挑釁」可能性不大,兩岸關係將繼續處於「不獨不武」的狀況。這恰是支撐大陸堅持和平統一路線的重要基礎。

 對賴清德而言,既然翻船事故的責任是交由司法來釐清,那麼蔡政府在520前的任何言行,都可以和自己「一刀兩斷」,隨著激化事件的最大責任者管碧玲即將卸任,政治包袱也可以拋棄。賴清德如果真正「務實」,就應思考,如何將管碧玲的去職定位為「破」,如何「立」才能建立新政府務實處理兩岸關係的責任感與誠信?

 秘訣在於,賴清德新政府能否授權基層與對岸務實協商相關問題。譬如授權金門縣政府與當地立委和對岸討論金廈海域協同執法、授權地方政府與對岸協商當地農產品輸陸、授權旅遊團體協商開放觀光。疫後小三通的恢復,證明金門完全有能力處理金廈之間的問題。更何況翻船事故的緣起,正是金門漁民對大陸三無船越界捕魚不堪其擾,要求海巡加強執法所致,更凸顯金廈地方政府溝通釋疑、共同合作的必要。

 金門事件發展至今,我方堅持「依法取締三無船」不容妥協,陸方緊咬「碰撞致死事實」必須道歉。雙方與其各守底線、互不相讓,不如以金廈民眾福祉為念,開啟地方政府和執法機關的務實對話與協作,關鍵在賴清德新政府能否授權,讓金門成為改善兩岸關係的「活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