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惠於美股頻創新高,加上AI熱潮一波接著一波,台股持續上演多頭行情。首季加權指數大漲13.2%,不僅在亞股中名列前茅,相較全球主要股市如美國道瓊、英國富時與德國法蘭克福等,表現也不遑多讓。進入第二季,火熱演出並未停歇,4月初台股不但站穩這個別具意義的整數大關、續向兩萬一挑戰,整體市值也在台積電帶領下,拉升到2兆美元以上,超越瑞士及南韓,成為全球市值第11大股市。
台股風光卻有隱憂
台股前景看似美好,但背後隱患不輕。最新公布的上市櫃企業營收與獲利數字,透露端倪。2023年整體上市櫃企業合併營收共新台幣40.4兆元,雖是史上第三高,但相較2022年衰退8.2%;稅後淨利2023年不僅較2022年大減27.1%至2.9兆元,也是連三年衰退,離2021年高峰4.3兆元減少1.4兆元。
對比頻頻挑戰新高的台股走勢,上市櫃企業營收與獲利大幅衰退,令人不安。這代表上市櫃企業股價並未如實反映基本面,或者說已過 度反應基本面,背後隱含的就是一種泡沬現象。確實,從學理上定義來看,泡沫泛指資產價格(尤其是股票及不動產)明顯向上偏離或遠高於實體經濟內在價值,目前台股的確有著這樣的影子。
實務上,在判斷股市是否存在資產價格泡沫時,通常會套用指標模式來衡量,其中巴菲特指標就是一個常用工具。所謂的巴菲特指標,係指股市總市值與國內生產毛額(GDP)的比值,主要用來研判整體股市是否高估(過熱)或低估(過冷)。一般來說,100%為巴菲特指標的基準值(即股市總市值等於GDP),若是大於100%,就代表股市相對高估,可能存在泡沫;反之則代表股市相對低估,不存在泡沫。
現階段台股巴菲特指標已來到275%,不僅較基準值100%高出1.75倍,也遠超過昔日巴菲特受訪時表示投資人正在玩火的200%水準。這意味台灣實體經濟成長速度跟不上股市市值的膨脹速度,資產泡沫跡象相當明顯。
有些人認為,巴菲特指標已是過時產物,不適合拿來判斷市場是否具有泡沫。因為在計算這個指標的過程中,並未考量一些新產品或新業態帶來的經濟產值變化,譬如在金融商品日益多元化的趨勢下,未將債券及加密貨幣等非股票資產納入,或是這波AI熱潮為相關產業提供的龐大商機也未計入,這恐怕都會造成指標計算失真,代表性也不足夠。
資產泡沫衝擊金融
回到事物本質,巴菲特指標本來要凸顯的就是名目資產價格與實體經濟之間的差距,基本上就定義而言,已可清楚捕捉到資產泡沫的精髓。指標變數與計算因子的採用,嚴格說來,並不會改變其本質。因此,運用巴菲特指標來判斷台股是否具有泡沫,本來就有其參考價值。在此一前提下,自然不能輕忽當前巴菲特指標所帶來的資產泡沫警訊。
這不禁令人想問,為何必須嚴肅面對資產泡沫問題?主要還是因為資產泡沫在形成與破滅的過程中,對整體經濟與社會的衝擊過於巨大,對政府、企業、投資人與一般消費大眾都會造成嚴重傷害。前央行副總裁陳南光曾指出,資產泡沫的危害不亞於惡性通膨與通縮。一方面,資產泡沫在逐漸吹大的過程中,會扭曲市場資源配置,同時拖累長期經濟生產力,也會惡化所得分配、加劇貧富差距;另一方面,當資產泡沫破滅時,則會引發金融危機,加大經濟衰退幅度。
非理性繁榮不僅吹大台股資產泡沫,也讓金融市場的潛在風險,在資金簇擁與交易熱絡表象下,被掩蓋起來。如果執政者漠視這樣的現象,也不思解決之道,甚至沾沾自喜以此做為重要政績,一旦泡沫破滅,後果恐不堪設想。2001年網路泡沫危機,台股從近一萬點大跌至3600點附近,幾近腰斬再腰斬,並造成許多投資人傾家蕩產,而經濟成長率則是從危機前6.4%急墜至-1.3%、失業率飆破5%,都是鮮明例證。
如今,當資產泡沫警訊再度響起,做為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除了應適時提醒投資人、必須留意相關金融風險外,更重要的,恐怕還是得積極思考,如何引導市場資金前進產業、投入實體經濟,才能避免金融資產泡沫愈吹愈大。畢竟,當股市與經濟基本面嚴重脫鉤時,政府更該花心思處理,也是資源配置重點,絕對是經濟而不是股市。特別是在新內閣即將走馬上任之際,能否做出即時調整,並端出實質牛肉,相信全民都在看。(旺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