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Array

2024-04-30・Array
社評/以市場機制回應產能過剩假議題

 4月以來「產能過剩」突然成為全球性爭議問題,更成為大陸對外貿易侵略的代名詞,美財政部長葉倫、國務卿布林肯訪中,都指控大陸廉價輸出電動車、太陽能面板、鋰電池等,打亂國際貿易秩序、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德國總理蕭茲訪中,也不諱言對大陸產能過剩與政府補貼的不滿。只是,德國不打算採取增加關稅及限制進口等保護主義作法,而強調應以加強彼此經貿與投資合作,來化解雙方歧異。

德國加強投資 化解歧異

 不只蕭茲如此,德國企業也持續以具體行動表達他們與陸企合作的決心。在蕭茲訪華前幾天,德國汽車巨頭福斯先一步宣布,將擴建其位於安徽省會合肥的電動車生產及創新中心,總投資規模預計高達25億歐元,同時也將加強與小鵬汽車的合作關係,共同開發新型電動車款,藉此搶占大陸市場商機,擴大市場占有率。

 福斯加碼投資大陸並深化與陸企合作,並非個案,2023年德國對大陸直接投資119億歐元,年成長4.3%,創下歷史新高。對比同期間大陸整體外人直接投資金額年減8%,德國企業對大陸經濟與市場仍具一定的信心。換言之,德國企業對大陸產能過剩說不以為然。

 邏輯不難理解,所謂產能過剩,代表供過於求,貨品生產出來賣不出去,只能透過低價傾銷消化庫存。從市場競爭的角度,當市場存在嚴重供過於求,外資沒道理會繼續加碼投資。以電動車為例,外界批評大陸產能過剩破壞全球電動車生態系,多集中在國家補貼與低價傾銷這兩個面向。但所謂政府補貼,各國皆然,更何況美國還在大力補貼電動車,大陸卻於2022年底終止長達13年的電動車購置補貼政策。

 關於低價傾銷問題,根據WTO定義,係指在相同銷售時期與貿易條件下,某項產品出口價格遠低於其在國內銷售價格,且對進口國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才會構成傾銷行為。問題是,大陸外銷出口的電動車,售價比國內貴,並不符合傾銷定義。例如比亞迪的同類型車款,歐洲售價平均比大陸高出三分之一,就是絕佳例證。

指控低價傾銷 不符事實

 更不用說,以全球對電動車的需求來看,大陸電動車的生產與出口,要面對的不是過多,而是不足的問題。根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最新發布的《2024年全球電動汽車展望》報告,預計今年全球電動車銷售占整體汽車比重將超過20%,未來10年電動車需求仍將持續飆升。IEA推估,如果各國正在執行的電動車政策規畫不變或是更為積極,2030年全球電動車銷量將會比2022年高出4倍以上。

 換句話說,如果認真面對氣候變遷問題,要讓電動車完全取代傳統燃油車,擁有物美價廉優勢的大陸電動車,產能勢必得全面開出,才能跟上需求,並不存在產能過剩問題。這也不免令人好奇,當前歐盟及美國刻意針對大陸電動車展開的反補貼與國家風險調查,壓根不是基於經濟與產業因素考量,而是出於政治目的。

 對此,即使大陸站得住腳,但為避免紛爭擴大,還是得理性回應國際的質疑。作法上,除訴諸WTO爭端解決機制,透過國際經貿正常管道來為自己發聲外,更重要的可能是如何透過產品或服務創新與技術提升,也就是習近平口中的新質生產力,來拉高整體產業附加價值。一旦產品品質或附加價值可以全面拉升,自然就不會落入低價競爭的模式與思維。

 另一方面,隨著產業轉型升級成功,附加價值提升,國家補貼或市場干預的必要之惡就該退場,就如同電動車購置補貼。就經濟長遠發展來說,市場機制比政府干預更令人信服與安心。若追求以經貿與投資合作化解國與國之間的認知分歧,正如蕭茲訪華時所表達的看法,市場機制的力量更為重要,也更能發揮關鍵影響力。(旺報)